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诗句形容女子

1.古诗句中形容女子的诗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第六十八回)

2.杜甫有首诗形容少女豆蔻年华的

《赠别》(其一)

原文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1)娉娉(ping乒):形容美好的容貌。袅袅:形容体态柔美。

(2)豆蔻(kou扣):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果实有香味,可入药。梢头:豆蔻枝的末端,较娇嫩。二月初:豆蔻含苞未放,古代常用来比喻未成年的女子,称十四岁的女子为豆蔻年华。

(3)十里扬州路:唐代扬州十分繁华,街道为“九里三十步”。这里不过举其成数。张祜的《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4)珠帘:华美的帘子。这两句说,十里长街,珠帘卷起,所见的女子,都不及所要赠诗的那人美丽。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此诗意境画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写别离的诗。第一句便写出了一股深厚的离情,人因情浓才不舍分离,因此此诗的基调是伤感。因诗人难舍诗中女子,所以在笔下对她尽心描写,用心声写出她的美丽。先就豆蔻花外形上众蕊同心的特色想到了它的象征意义“连理”,因此“离人惟有泪,芳香岂无情”,这芬芳的豆蔻花应该为那一对离别的恋人去分担愁苦了。这种笔法只属联想,只是由花及人,同杜牧的以花喻人完全不同。杜牧以前的诗人如梁简文帝就花写花,恐怕还只是文思不够开阔的原因,而杜牧以后的诗人依然很少有将豆蔻喻作少女的,恐怕是被杜牧的这首《赠别》诗给震慑住了,故或者就此搁笔,或者转移角度,另求突破。

可以说样说,古今诗作中把豆蔻的形象描绘得最美的,大概便是非杜牧这首《赠别》莫属了。那么,杜牧将豆蔻花喻作少女,究竟给人以什么美感呢?本人认为,首先是色彩的鲜亮明艳,能给人以清纯可爱之感。豆蔻花有浅黄、浅红两大类,只是淡淡的色晕,并非为大紫大红炫人眼目的光芒。如此清嫩淡雅的花色,似乎应该同少女相联系才和谐,而大紫大红却是妇人衣饰的特色。因此当读者念到“豆蔻梢头二月初”时,马上就会联想到那肤色白皙、双眸清亮的少女形象来。其次是形态的纤细柔曼,尤给人以聘婷袅娜之感。豆蔻花的花成穗状,嫩叶卷之而生,叶渐展,花渐出,花生叶间,颤颤悠悠,用来形容少女的轻柔苗条的身姿十分适宜。诗人用“娉娉袅袅”四字写少女之美,真让读者联想到诗人笔下的豆蔻花大约是这位少女的化身吧。这首诗让人读罢,在艺术是最成功的地方是塑造了一位美丽多姿的少女形象,尤其是将她比作春光明媚的二月时初萌的豆蔻花蕾,让人在伤感当中也难忘惊人的美丽,这样在诗人笔下,美就远远比离愁更加令人难忘。

3.古诗句中形容女子的诗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招魂>)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李白<西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延年<歌一首>)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洛阳女儿行>)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杜甫<丽人行>)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4.古代形容女子的诗句有哪些

古代形容女子的诗句: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唐代)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2、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宋代)《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译文:若能将山花插满头,不需要问我归向何处

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唐代)《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译文: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4、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王昌龄(唐代) 《采莲曲二首》

译文: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5、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唐代) 《清平调·其二》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6、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杜牧(唐代)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译文: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7、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李白(唐代) 《长干行二首》

译文: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唐代) 《怨情》

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9、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唐代) 《早春寄王汉阳》

译文: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10、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宋代) 《汉宫春·立春日》

译文: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5.什么诗句形容女人的

最著名的形容美女的词语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形容美女的诗句.

1.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出自杜甫《佳人》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出自李延年诗.衍生出一个很著名的形容美女的词语——倾城倾国

3.“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形容恰到好处,不能稍做变化,否则就不够完美.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第六十八回)

6.用杜甫的诗句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

杜甫的诗句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有两句分别是如下: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出处】《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释义】: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润物细无声”现在很多地方用来形容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

2、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出处】《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释义】这原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是杜甫借物言志的诗句。 由于冰雪乃是圣洁之物,古人常常用来形容美丽,并且有着高尚纯洁道德情操的人,后人便常借杜甫这诗,用来形容人聪明非凡。 但真正被用来形容女子应该是明代,明代有个文人张溥夸奖友人十一岁的小女儿“冰雪聪明”。后被广泛用于形容年轻貌美,气质不凡,德行兼备的女子。

7.形容女子有才华诗句

1、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是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2、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清朝阿阁主人《梅兰佳话》

译文:才华超过了苏小妹,容貌可以和王昭君相比。在风韵之中有着更美妙的风韵,在清香之余有着格外的香气。

3、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唐代·元稹《寄赠薛涛》

译文: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4、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宋·徐钧《曹世叔妻班昭》

译文:世间有哪个女子能像你这样贤德呢?才学品行和美貌一应俱全。

5、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