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 1.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2.苍苍:灰白色。 3.切切:虫叫声。 4.绝:绝迹。 5.独:单独、一个人。 6.野田:田野。 7.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诗人独自来到门前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白居易 古诗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 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 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 ,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 2.白居易的古诗《草》怎么写草(唐)白居易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3.白居易的所有诗词及他的生平我喜欢白居易的诗词以我记忆中的理解如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古代文人大多都有号和字的,私下都称呼字,表示熟稔和亲切.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魔”.另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为我们所熟知的诗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忆江南》《观刈麦》《赋得古元草送别》《暮江吟》《花非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平啊,中唐诗人,可谓有悲有喜,可联系当时唐代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所有诗词不便在此输入,可上网查阅或是书店图书馆浏览《白居易诗词》《白氏长庆集》就记住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你.。 4.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要注释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绝 独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雪 【注释】 1。 霜草:秋霜打草 2。 苍苍:灰白色 3。 切切:虫叫声 4。绝:绝迹 5。 独:单独、6。野田:田野 7。 荞麦:草本植物实黑色棱磨面粉食用 【译文】 片寒霜打灰白色秋草虫窃窃私语山村周围行绝迹诗独自门前眺望田野见皎洁月光照着望际荞麦田满荞麦花简直像片耀眼白雪 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赏析 赋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草岁枯荣野火烧尽春风吹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送王孙萋萋满别情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茂盛(离离)原草啊看平却抓住春草命力旺盛特征说春草兮萋萋脱化着迹文思路古原草言何尝作秋深径(僧古怀《原秋草》)通篇另种气象野草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已岁枯荣意思似写作枯--荣与作荣--枯作者便秋草便能发三、四句两字复叠形咏叹先状种已情味三、四句水渠 野火烧尽春风吹枯荣二字发展由概念变形象画面古原草特性具顽强命力斩尽锄绝要残存点根须更青更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特点说斩尽锄绝写作野火烧尽便造种壮烈意境野火燎原烈焰畏瞬息间片枯草烧精光强调毁灭力量毁灭痛苦着强调再力量再欢乐烈火能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作者偏说烧尽意味烈火再猛奈深藏底根须旦春风化雨野草命便复苏迅猛势重新铺盖答火凌虐看离离原草绿色胜利旗帜春风吹语言朴实力二字语三含意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两句若刘卿‘春入烧痕青’语简意尽实未见 白居易 古诗 《鸟》 谁道群性命微 般骨肉般皮 劝君莫打枝鸟 巢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群鸟命微与所命都血肉劝要打枝鸟幼 鸟巢等候着母鸟 【诗文赏析】 诗诗发劝戒声劝导惜鸟类表现诗善良、仁 文豪白居易拜访鸟窠道林禅师看见禅师端坐鹊巢边于说:‘禅 师住树太危险’禅师答说:‘太守处境才非危险’ 白居易听说:‘官朝重要官员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停能说危险呢’意思说官场浮沉勾斗角 危险眼前白居易似乎些领悟转题问道:‘何佛意’ 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禅师示自深奥道理 原平失望说:‘三岁孩知道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虽道八十翁行’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决狐疑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满辨材须待七期 周公恐惧流言王莽谦恭未篡 向使初身便死真伪复谁知 诗表示自情:死闲拟何事奈吾何(其)两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五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写充满深情诗篇:《闻乐授江州司马》白居易贬官途风吹浪激慨万千写五首《放言》诗奉 首富理趣诗极通俗语言说道理:、事要全面认识都要经间考验整历史衡量、判断能根据事现象结论否则周公篡权者王莽谦恭君诗表示象自及友元稹受诬陷经起间考验应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澄清事实辨明事伪用诗形式自身遭遇进行总结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 风景旧曾谙 江花红胜火 春江水绿蓝 能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词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亡姬谢秋娘作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制青绿染料 【品评】 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既浅切圆字摄尽江南春色种种佳处作者赞颂意与向往情尽寓其同唯已甚能忆休句已暗逗结句能忆江南并与相关阖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并非传闻作者牧杭州亲身体验与亲身受既落实字照应忆字失勾通篇意脉精彩笔墨三、四两句江南进行形象化演绎突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明艳色彩给光彩夺目强烈印象其既同色间相互烘托异色间相互映衬充显示作者善于着色技巧篇末能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身洛阳作者江南春色限赞叹与怀念造种悠远深韵味读者带入余情摇漾境界 江花红胜火①春江水绿蓝②能忆江南 ①句:早晨太阳照江边盛花红艳比火要红 ②春句:蓝用蓝草制颜料叫靛青春江青碧像靛青颜色阳光泛着绿波 几句词说春朝阳照耀江畔花朵红胜似烈火;江水碧绿颜色蓝草相比切能撩起我江南忆诗用比、夸张手江南水乡诱春色进行形象描绘红绿相映光彩夺目印象强烈引入胜 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御宇求杨家初养深闺未识 丽质难自弃朝选君王侧眸笑百媚六宫粉黛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扶起娇力始新承恩泽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高起君王早朝 承欢侍宴闲暇春春游夜专夜宫佳丽三千三千宠身 金屋妆娇侍夜玉楼宴罢醉春姊妹弟兄皆列士怜光彩门户 遂令父母重男重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君王看足渔阳鼙鼓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都门百余 六军发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收翠翘金雀玉搔 君王掩面救看血泪相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少行旌旗光色薄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旋转龙驭踌躇能; 马嵬坡泥土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面柳眉何泪垂 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叶落西宫南内秋草落叶满阶红扫 梨园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夕殿萤飞思悄孤灯挑尽未眠 迟迟钟鼓初夜耿耿星河欲曙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死别经魂魄曾入梦临邛道士鸿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