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教学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名言警句 2.形容“教学”的诗句有哪些《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撰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陈谏议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邴原泣学》 明代: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3.推荐一些形容比武的成语1、你争我夺[ nǐ zhēng wǒ duó ]:指相互争夺。 例句:下半场运动员们你争我夺,有的打2113得汗流浃背,有的脸涨得通红。 2、鏖战正酣[ áo zhàn zhèng hān ]:表示战5261斗得非常痛快。 例句:奥运赛场,再起烽烟;群雄逐鹿,鏖战正酣。 3、精彩绝伦[ jīng cǎi jué lú4102n ]:精彩美妙到了极点。 例句:哥伦比亚卡利的1653开幕式上,少林武僧们表演了精彩绝伦的旗舞。 4、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专旺盛。 例句:场上运动员们个个斗志昂扬! 5、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例句:竞选属活动已经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4.形容比武的成语【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不竞南风】:不竞:指乐音微弱;南风:南方的音乐。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打擂台】: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竞赛。 【夺锦之才】: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龙斗虎争】: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龙战虎争】: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龙争虎战】: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南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5.形容教育 诗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 6.形容课堂的诗句1、《杂诗(一)》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文章》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6、《四季读书歌》民国 熊伯伊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 休负春色与时光。 7、《秋怀诗十一首》韩愈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8、《送昌上座归成都》黄庭坚 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 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 9、《再和答为之》黄庭坚 林君维闽英,数面成瓜葛。 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疏粝。 读书饱工夫,论事极精核。 奋身君子场,勇若怒未泄。 穷年栖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驱八骏,方驾度九折。 学堂疏雨余,石砌长苔发。 10、《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11、《沁园春》刘克庄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12、《阙题》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3、《石鼓书院》宋 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14、《石鼓动书院怀古》清 刘正心 郁葱青翠护层阴,仙洞危楼半出林。 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 夏王未剖金泥迹,蜀相坚依玉垒心。 千顷波澜谁作砥,苍茫入望古犹今。 15、《舟夜过石鼓书院》清 李稳 石鼓空清似镜中,亭台涟漪画桥东。 一团山影江边绿,几处灯光树里红。 卖酒船逢前度雨,读书声送隔楼风。 孤篷日夕天涯内,高咏帆樯起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