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英气勃发的诗句

1.苏轼赤壁怀古中描绘周瑜的英气勃发的为什么不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这两句话是描述周瑜的样貌,雄姿英发 长的漂亮 气质好 身材好 羽扇纶巾 这两样东西都是儒将标志, 儒雅 淡定 那么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有外貌,有魅力的人。

而英气勃发的英气指的是什么呢?是英俊之气还是英雄之气呢?? 那么显然是后者 那么我们能凭借一个人的长得好有气质 就说他是英雄么?显然不能。因为他是不是英雄不是看他好不好看 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事 能不能称得上是英雄 所以不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一句 那什么能凸显他的英雄气息呢? 后面一路说了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就是跟你聊着天 打着哈哈 那边的敌人就连船带人烧的灰飞烟灭一干二净 连渣都不剩 临危不乱 运筹帷幄 这是不是英雄?是 所以是这一句 才是描绘英气勃发的诗句。

2.赤壁怀古中描绘周瑜意气风发儒雅不凡的气度的诗句

1、赤壁怀古中描绘周瑜意气风发儒雅不凡的气度的诗句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4、简析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