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官场不得意的诗句

1.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org

2.有谁能够提供一些抒发诗人仕途不得意的古诗词呢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

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附录2、石柔的《绝句》赏析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 1)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重点在旅愁、离情、意思相近即可。)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杨花随春风飘荡 ,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今译]我比那随风轻扬的杨花更飘忽不定,杨花的绝飞离散,仅仅忙一个春天。 [赏析] “杨花”,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古人常以杨称柳,杨、柳通用,如司空图《暮春对柳》:“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

在古典诗词中,则用以表达某种愁绪,如北魏胡太后《杨白花》的“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的“似花还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诗人不仅把自己转徙流离的生涯和“飘荡”的杨花比,而且超出传统手法的窠臼,要同杨花比出个程度,在结构上递进一层,使其郁积于心的客愁乡情通过着力反衬,显得格外深切动人,从而取得从正面说难以获得的抒情效果。

第二句,用点即点的手法收束全诗,至于何以要说“杨花只是一春忙”,这以后还有什么话未说,作者有心留下一段空间,由人猜想。参考资料:。

3.形容不得意的诗句

1、君言不得意

王维

《送别》

2、古来得意不相负

李白

《白头吟》

3、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4、平康得意

吴文英

《瑞鹤仙·藕心抽莹茧》

5、一日三眠夸得意

柳永

《木兰花/玉楼春》

6、得意还年少

张先

《清平乐·青袍如草》

7、得意频相顾

欧阳修

《生查子》

8、得意人人千万态

欧阳修

《玉楼春》

9、有愧斜川得意人

李之仪

《减字木兰花·莫非魔境》

10、姮娥得意为长计

向子諲

《鹧鸪天·明月光中与客期》

11、得意穿云度水

向子諲

《西江月·得意穿云度水》

12、自爱一轮方得意

黄裳

《蝶恋花·一望瑶华初委地》

4.有没有关于抒发官场无奈的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文解释】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诗文赏析】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

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

5.形容仕途不如意的诗句有哪些

1. 《夜行》晃冲之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驱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译文:我已年龄老大,对功名利禄看得越来越淡薄;独自一个,骑着匹瘦马,奔波在漫漫长途。天快亮了,路边孤独的小村还有人家亮着灯火,我知道,是有人彻夜未眠,苦读诗书

2.《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译文: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3.《别子才司令》【宋·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译文:人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可有大多数这样的事都只能放在心里,只有少部分可以对别人说,与别人分享。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能,却没地方去发挥,只有在梦中感觉那种驰骋沙场的豪情。

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陆游

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

译文: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了十之八九,刚要用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开始风雨大作了。

6.求一些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

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

1.一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出自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释义:即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来也会有十万两银子的灰色收入。

是对古代当官的一种讽刺。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出自唐朝杜甫《佳人》)释义:山上的泉水本来是清澈的,但出山后就变得污浊了。指当官以后随波逐流,渐渐的变得不在清廉。

3.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出自唐朝曹邺 《官仓鼠》)释义: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用官仓鼠暗指贪官,谴责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释义: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体现了当时当官的不作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出自唐朝李绅《古风二首》)释义: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