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被贬后的诗句

1.关于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柳宗元 《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韩偓《春尽》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孙昌胤《清明》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苏轼《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为什么古代的诗人总是被贬之后作出的诗词往往是成为名作?

人生失意之时自然是玻璃心,更需要抒发心中感慨,被贬之后只能寄情于山水,只能写诗了,当然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便会默默无闻,盛世出诗人多是人生起伏,乱世诗人多是爱国志士。

2.关于被贬的古诗古文

苏轼的很多诗都有提到,如《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以及和乌台诗案等相关作品。

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不知道算不算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这也是个仕途失意人,有很多类似的诗,一时想不起来了。

辛弃疾的《破阵子》也有那么点感觉。

不过苏轼的更多是旷达,陆游的忧国忧民思虑比较重。

个人看法哈~仅供参考

3.求苏轼被贬后的所有诗词

苏轼被贬以后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 头,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

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 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 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 高的心情。

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 缺月,刺微明也。漏断,暗时也。

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

惊鸿, 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

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 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 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 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也无人惜从教坠③。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

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⑥。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⑦。

春 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⑧。

〔注〕①元丰三年(1080)在黄州作。章粢,字质夫,作有《水龙吟》(燕忙 莺懒花残)。

苏轼《与章质夫》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 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 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作《水龙吟》 咏杨词,命其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 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绣织工夫。”

张炎《词源·杂论》:“东坡《次章质夫杨 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压倒 古今。” ②似花句:谓杨花既象花又不象花。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③从教:任凭、不管。

④无情有 思:看似无情,却有意思。“思”与柳丝之“丝”同音双关。

此化用杜甫《白 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⑤萦损三句:写柳絮飘飞时引起的闺愁及 思妇的娇困情态。

⑥梦随三句:翻用唐金昌绪《春怨》(黄莺)“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⑦萍碎:苏轼原注:“杨花落水淡浮萍,验之信 然。”

又其《再次韵曾仲锦荔支》诗自注:“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按此为古代传说、诗人想象,不是科学。

⑧清沈谦《填词杂说》评本词: “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咏物之词, 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水调歌头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⑵:“琴诗何者为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 诗⑶。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词稍加* 括⑸,使就声律,以遗之云⑹。 昵昵儿女语⑺,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儿气⑼,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⑽。 众禽里,真 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⑾,一落百寻轻⑿。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 炭⒀,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⒁。 〔注〕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

苏轼在黄州《与朱唐叔》第二十书云: “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 ⑵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⑶退之: 唐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有《听颖师弹琴》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予有两耳。未肯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 置我肠。” ⑷章质夫:即章粢。

⑸*括: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为 成形的器具,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指把 不入乐的诗改成合于声律的词。 ⑹遗(wèi):给与。

⑺昵昵:亲密貌。 ⑻尔汝:以“尔”“汝”相称,表示关系亲昵。

⑼一鼓:《左传·庄公十 年》:“一鼓作气。”填然:形容鼓声宏大。

⑽青冥:天空。 ⑾跻攀:攀 登。

⑿寻:八尺。 ⒀烦子二句:烦劳你手指间弹奏出如风雨般的乐声,使 我内心产生强烈冲突。

冰炭,枚冷和极热的东西,形容感情的反差剧烈。 ⒁无泪句:是说听者眼泪已流尽,比韩愈诗的“湿衣泪滂滂”更进一层。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 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 作于元丰三年(1080)。

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

4.李白被贬后写的诗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5.古代诗人被贬官后作的诗歌

1、《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代: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

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创作背景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

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

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

2、《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译文: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创作背景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5、《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创作背景《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