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紫薇的诗词紫薇花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紫薇花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张九龄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郡斋有紫薇 杨於陵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 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 内斋有嘉树,双植分庭隅.绿叶下成幄,紫花纷若铺. 摛霞晚舒艳,凝露朝垂珠.炎沴昼方铄,幽姿闲且都. 夭桃固难匹,芍药宁为徒.懿此时节久,讵同光景驱. 陶甄试一致,品汇乃散殊.濯质非受彩,无心那夺朱. 粤予负羁絷,留赏益踟蹰.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刘禹锡 几年丹霄上,出入金华省.暂别万年枝,看花桂阳岭. 南方足奇树,公府成佳境.绿阴交广除,明艳透萧屏. 雨馀人吏散,燕语帘栊静.懿此含晓芳,翛然忘簿领.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露溽暗传香,风轻徐就影. 苒弱多意思,从容占光景.得地在侯家,移根近仙井. 开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颈.游蜂驻彩冠,舞鹤迷烟顶. 兴生红药后,爱与甘棠并.不学夭桃姿,浮荣在俄顷.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刘禹锡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临发崇让宅紫薇 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 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紫薇花 唐彦谦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小槛临清昭,高丛见紫薇. 温磨终有思,暗淡岂无辉.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妆新犹倚镜,步缓不胜衣.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还似星娥织,初临五彩机. 庆云今已集,威凤莫惊飞.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 甘露寺紫薇花 孙鲂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赫日迸光飞蝶去, 紫薇擎艳出林来.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 谁笑晚芳为贱劣,便饶春丽已尘埃.牵吟过夏惟忧尽, 立看移时亦忘回.惆怅寓居无好地,懒能分取一枝栽. 听事前紫薇花二本甚盛戏题绝句 陆游 红药紫薇西省春,从来惟惯对词臣. 问囚自是麤官分,无奈名花解笑人. 紫薇 陆游 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 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 2.关于紫薇的诗词紫薇花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张九龄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3.诗经《紫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读诗经没读到多<紫薇>,只有<采薇> 赏析: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归曰归3, 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启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 载饥载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12。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5, 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 维常之华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 四牡业业22。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鱼服27。 岂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30。 今我来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2.作:生。 止:语助词。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7.不遑:没空。 遑,闲暇。启:跪坐。 居:安居。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10.戍:驻守。 定:安定。11.使:传达消息的人。 聘:探问。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 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 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 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