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遮盖的成语有哪些1、【蔽日遮天】: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 2、【并容遍覆】:并:兼;覆:遮盖掩蔽。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宽广,庇护天下。 3、【并容偏覆】:并:一并;容:容纳;偏覆:偏爱遮盖、庇护。一并容纳庇护。指使用安抚的手段。 4、【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5、【不惭屋漏】: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形容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6、【搽脂抹粉】: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 7、【躲躲闪闪】: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8、【盖地而来】:多指暴风雪、大队人马、飞沙走石等奔涌而至,把大地遮盖起来。用来形容来势凶猛,声势浩大。 9、【抹粉施脂】: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同“搽脂抹粉”。 10、【洗垢匿瑕】:洗涤玉的污垢时,遮盖其斑点。比喻对人有所包涵。 11、【掩耳偷钟】:掩:遮蔽,遮盖。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2、【掩罪饰非】:非:坏事。遮盖罪行,文饰坏事。 13、【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4、【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5、【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6、【衣不遮身】: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7、【衣不遮体】: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8、【瑜不掩瑕】: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19、【遮羞布】:系在腰间遮盖下身的布。借指用来掩盖羞耻的事物。 2.形容人毫无遮掩的成语一丝不挂 【拼音】:yī sī bú guà 【解释】:佛教禅宗名词。是佛教用来比喻人内心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挂碍,超凡脱俗。被后来人误用,指人裸体。 成语典故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 一解为一缕衣饰。 《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 另一解为一根钓丝。 《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 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则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成语故事 佛教禅宗语,本作“寸丝不挂”。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纠缠、挂碍。 ——《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陆(亘)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陆亘的意思是,我一天到晚不受任何俗念的牵挂——大超脱也。不知何时量词的“寸”变成了数词的“一”,“寸丝不挂”变作“一丝不挂”。 ——宋代苏轼《戏赠虔州慈云鉴老》:“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宋代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以上三例,可以看出,“一丝不挂”的本义便是摆脱或超脱的意思。人的想像力极强。从钓丝的丝联想到纺织的丝,于是“一丝不挂”便用来描写赤身裸体。 ——宋代杨万里《清晓洪放闸》:“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一丝不挂”也形容不加装饰,显露全部真相。 ——梁启超《节本明儒学·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说》:“学问只要一丝不挂,其体方真,体既真,用自裕,到用功夫时,即功夫一切放下,方是功夫。” 无论是心境上,还是形体上都可以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看个人的感想和想象力。 【近义】:一尘不染(原意近义词)、赤身裸体(误意近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