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才思的诗句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日忆李白》 作者:杜甫【唐代】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和董传留别 【宋】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还有《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2.比喻才思枯竭的成语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释义zhidao: “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 “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 专比喻才思减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出处: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属个~,连诗也写不出了。” 3.比喻才情减退江郎才尽 读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出处: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连诗也写不出了。” 4.形容衰退得快什么成语【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江郎才掩】:比喻才思衰退。同“江淹才尽”。 【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色衰爱弛】: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色衰爱寝】:色:指姿色;寝:平息,停止。女子因姿色衰退而受到的宠爱减退。 【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月满则亏】: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