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古诗词中所包含的爱情的故事1.梁祝化蝶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英台只得仓促回乡,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2.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3.白蛇传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 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5.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 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6.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7.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9663430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8.天仙配《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 2.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1.陆游与唐婉的千古悲情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 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 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 3.古诗词里有哪些唯美的爱情故事诉衷情 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诗经里的爱情诗: 关雎(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静女 (诗经 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锦瑟(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唐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欢(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南唐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鹊桥仙(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雨霖铃(宋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元夕(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江城子(宋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卜算子(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迈陂塘(金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 4.古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传记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的词以《钗头凤》最为有名。据说当时只留下"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其余为后人补上.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诗文中,唐琬尽情诉说自己对陆游的无限思念,哭诉自己幽思成疾的境况。已经长久经受心灵折磨的唐琬,经受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久就在忧郁中去世。陆游闻知此事,悲痛欲绝,心灵遭受深深的创伤,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成了他梦魂萦绕之地。晚年入城,凡逢沈园开放之日,必入园中凭吊。在唐琬逝去40年之后的一天,陆游再一次来到沈园。此时的沈园,物是人非,陆游感慨万千,又作《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79岁时的一天夜里,陆游在梦中见到了沈园,醒时又作绝句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年至84岁时,陆游还是牵挂着沈园,再游沈园时又作《春游》一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诗人为怀念唐琬,追忆沈园之邂逅就留下了十多篇诗文。 这种深挚无告,凄然而又令人慕然的爱情,真是爱情的千古绝唱。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死后那么多年仍然不断被爱人猝心悼念,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 5.古代最浪漫的爱情故事1.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 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 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 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 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 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 6.四大爱情故事出现在哪些古诗文中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 这是民间传说的四大爱情故事 《诗经》《大东》篇就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维天有汉,监尔有光。 跂(q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huǎn)彼牵牛,不以服箱。 说的是那天上的天河,用做镜子也该有光。三角排列的织女星,一天到晚不停地摆动着梭子织布。 然而织啊织啊,总不能织成纹章。而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箱。 据任昉《述异记》:织女乃天帝之子,一年到头忙于织布,十分辛苦,天帝怜其独处,将她嫁给河西的牵牛。他们婚后贪欢废织,天帝发怒,仍将织女遣归河东,只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 从这里,或可看出《诗经》牛女故事的影子。 汉魏之际,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爱情故事已经成形。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得最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泪水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子桓《燕歌行》、子建《洛神赋》、陆士衡《拟迢迢牵牛星》、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等,都咏过牛女的故事。 魏曹植长诗《鼙(pi)鼓歌五首.灵芝篇》歌咏孝子的故事,也写到董永:“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可见在汉末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其产生的年代可能更早。 孟姜女哭长城的诗句 前蜀 贯休 《杞梁妻》诗:“秦人筑土一万里, 杞梁贞妇啼呜呜。” 断桥寻梦 昔日白蛇会许仙, 爱恨别离两缠绵. 可叹人去断桥在, 风景依旧心惘然! 金山寺怀古 疯僧法海困许仙, 素贞救夫漫金山. 人间自有真情在, 何惧和尚设此难! 蝶恋花-塔外的倾诉 雷峰夕照西湖水, 断桥遗梦,油纸伞依旧. 试情崖底还记否? 今生惟有你相守. 娘子塔中可寂寞? 许仙无能,只愿天不公. 坚信爱你不是错, 剃度扫塔将你候! 白蛇传(诗) 亭榭楼台烟雨中,断桥柳岸又识君, 千年修得惊世梦,深眷难报往事恩. 轻伞飘若如浮云,遮去风月几回重, 西湖畔前诉卿意,舍道绝修入红尘. 伴夫忍付伤心泪,情到深处浓亦悲, 聚散难消春梦好,金山寺声震雷霆. 题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有古曲《梁祝》歌咏此事。此曲分共读、相思、抗婚、化蝶四部分。 余为梁祝之情所动,遂作古体诗。其诗如左: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 情。 沿着那几根弦的轨迹, 命运是一张沉重的弯弓, 被一颗颤抖的心拉着。 这是哪条迂回的溪上流淌出来的声音? 从一个琴音开始,萦绕在琴弦上的双蝶,翩翩的飞。 梁祝! 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就是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如水。 暗香浮动。 穿过梁祝翩飞的花丛,所有的柔情纷纷化蝶: 我分明看见了一对古典的情侣,正出落成双飞的蝶,醉入花荫。 琴音迷离:一个音符的跳跃,就是一条溪流中一个弯弯的细节 ------一泓忧戚的泉水,正从一孔泉眼涓涓流出,汇入江河。 幽怨的旋律,潺潺凄诉生死的盟约。双飞之蝶,泪流成河。 情到深处,命定的情缘,萦绕琴弦。 梁祝! 千古的绝唱,不可承受的痛。 一片片粼粼的波光,就是一串串如泣如诉的音符。 琴声呜咽,声声触及痛处。 我的心情不自禁的跟着颤栗。 一把把忧伤的小提琴,倾诉的岂止是一线情缘? 掩不住内心的波澜:琴声幽幽的涉过泉水, 水中的月亮凄凉的度过无边的寒夜。 苦,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挣扎? 世界静寂。悠扬着永恒的琴声。 【 相遇】 幽幽道来 却是人间三月 草长莺飞 江南三月 钱塘自古风流 你便这么走来了 一童一扇 【结拜】 是茫茫人海里的偶遇 还是岁月匆匆 死生契阔的寻觅 又如何呢 遇到了 就是这样吧 【同窗】 也无言,清中有味 合一卷书简,点一盏青灯 吟一阕伤词,思一段情事 纸墨间,都是你的幽香 【相送】 有桃花满树,绿水悠悠 春山黛离愁,送君千里 终不若,双鹅似织鸳 【楼台】 梁兄可记得英台 梁兄记得英台 那檐间欢叫的画眉 却不曾道出心事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抗婚】 说什么难违父命 说什么附攀权贵 说什么锦衣玉食、画栋雕梁 如何零落了韶华年纪 直到两鬓如霜 【思量】 画屏深锁,小径兰窗 是这一派春光,独念梁郎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化蝶】 便随了你去 便穿了这红色嫁衣随了你去 生不同衾 死同穴 化作一对翩翩的蝶 魂兮相依,魂兮相守 练衣洞府,香雨人间。 7.中国古代爱情故事咫尺天涯--------陆游与唐婉 在青苔和暖风的糅合下,古老的小城散发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温厚的香味,那座城叫绍兴。 杨柳依依,流水潺潺,渐行渐远,沈园就半映半掩在一片垂柳里。他随意慢步在这沈园之中,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 那是一张多么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啊,熟悉得使他不禁呆呆的站在那里,陌生又使得他不得不回到记忆深处,去寻找那片似曾相识的伊甸园。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因此与母舅一家交往甚多。母舅有一女儿,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他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之后的事情就有些水到渠成了,他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她立誓沧海桑田。 于是,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手漫步芳草萋萋的绍兴城间,谈诗论赋,耳鬓厮磨,不知今夕是何夕。然而天意弄人,他母亲以数年未育+八字不合为由,逼他写下休书,另取她人。 “速修一纸休书,将其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他是一个孝顺的人,再苦再痛,都承受了。 于是曲终人散,各自寂寞,各自伤悲。他被迫娶妻王氏,她也被迫嫁给了赵士程(汗,宋版的《孔雀东南飞》 ) 谁曾想分别八年,他和她竟在沈园重遇。 虽然尘满面,鬓如霜,仍不减他当年的雄姿英发;洗去铅华,她仍保持着当年的清秀与端庄。他望着她,相顾无语,唯有泪千行;她看着他,梦魂消黯,执手相看泪眼。 他,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然后转身离开了。她将手放在墙上,顺着他的字,一笔一画的写,轻轻的,怕弄痛了, 这是她多么熟悉的字啊,多少个月夜里,轩敞下,他为她吟诗做赋,她为他红袖添香,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记忆,只能追忆了。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斯是如此,情何以堪 于是,她在下面又合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他的名字叫陆游,她的名字叫唐婉。 。 展开咫尺天涯--------陆游与唐婉 在青苔和暖风的糅合下,古老的小城散发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温厚的香味,那座城叫绍兴。杨柳依依,流水潺潺,渐行渐远,沈园就半映半掩在一片垂柳里。 他随意慢步在这沈园之中,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那是一张多么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啊,熟悉得使他不禁呆呆的站在那里,陌生又使得他不得不回到记忆深处,去寻找那片似曾相识的伊甸园。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因此与母舅一家交往甚多。 母舅有一女儿,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他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之后的事情就有些水到渠成了,他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她立誓沧海桑田。于是,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手漫步芳草萋萋的绍兴城间,谈诗论赋,耳鬓厮磨,不知今夕是何夕。 然而天意弄人,他母亲以数年未育+八字不合为由,逼他写下休书,另取她人。“速修一纸休书,将其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他是一个孝顺的人,再苦再痛,都承受了。于是曲终人散,各自寂寞,各自伤悲。 他被迫娶妻王氏,她也被迫嫁给了赵士程(汗,宋版的《孔雀东南飞》 ) 谁曾想分别八年,他和她竟在沈园重遇。虽然尘满面,鬓如霜,仍不减他当年的雄姿英发;洗去铅华,她仍保持着当年的清秀与端庄。 他望着她,相顾无语,唯有泪千行;她看着他,梦魂消黯,执手相看泪眼。 他,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然后转身离开了。 她将手放在墙上,顺着他的字,一笔一画的写,轻轻的,怕弄痛了, 这是她多么熟悉的字啊,多少个月夜里,轩敞下,他为她吟诗做赋,她为他红袖添香,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记忆,只能追忆了。生亦何苦,死亦何哀,斯是如此,情何以堪 于是,她在下面又合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他的名字叫陆游,她的名字叫唐婉。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唐婉则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之后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