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的“西楼”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西楼,其意境和夕阳、黄昏没有关系。 西楼,是指月亮从东向西照来,夜深,人静,孤寂,思念的一种意境。我们北半球的天象,月亮傍晚从东方升上来,照在人们住的房(楼)上,从楼上看月亮,是从西往东看,所以称西楼。 如:李清照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兰舟,指睡眠的床榻。女主人公秋夜在卧室,听见雁声,看到月光满楼,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三句乃千古名句,是词人的独特遭遇、独特思想情怀凝结而成。与“月满西楼”是有密切联系的。 2.古诗词里有哪些诗词中有写到“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写有“亭”离别意象的诗词有: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秋杪江亭有作 刘长卿 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 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怨郎诗——写给司马相如 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另外还有很多写亭却与离别无关的诗就更多了,如《江亭西望》、《灞陵亭》等,不一一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