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主要描写器皿的诗文《器皿》作者:泥夫我喜欢有这样一所房子我想把灵魂寄存那里让它 只住进我的灵魂不住进我的人屋内要以白色为基调 尽量少摆放一些家具 物件我的灵魂习惯整洁 素白不喜欢繁杂 拥挤这个房子可以是一件 小小器皿可以是一只把玩的细瓷 眼中的花朵 握在手里的水杯每天我都会对这器皿擦试几次而不去粉刷 装一道声控的门说不出密码 谁都没有办法走进门里还有古时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 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 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 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以上供参考。 2.有没有写关于文化用具的诗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 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 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 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 孔砚宽硕何足云! ——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文房四宝在古诗中的别称 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笔、墨、纸。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爱。文房四宝在古代诗歌中的称谓分类归纳: 【笔 】 玉管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翠管 “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 (唐•;李远《观廉女真葬》) 银管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元•;袁桷《薛涛笺》) 象管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筠管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唐•;韩偓《安贫》) 斑管 “轻轻斑管书心事,细摺银笺写恨词。” (元•;白仁甫《阳春曲题情》) 毫管 “云涛触风望,毫管和烟搦。 聊记梦中游,留之问禅客。” (唐•;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 寸管 “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与寸管。”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 毫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宋•;王安石《题中书壁》) 紫毫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唐•;白居易《紫毫笔》) 兔毫 “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人》) 柔毫 “忆挈柔毫就石渠,春风花药袭襟裾。” (清•;姚鼐《过程雨门墓下作》) 弱毫 “物新唯人旧,弱毫多所宜。”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秋毫 “转腕摧峰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唐•;朱逵《怀素草书歌》) 寸毫 “文兮乏寸毫,武也无尺铁。 平生所韬蓄,到死不开豁。”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 霜毫 “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银毫 “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中山毫 “隐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 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唐•;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 玉兔毫 “锋芒妙夺金鸣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五代•;齐己《寄黄晖处士》) 秋兔毫 “莫嫌文史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黄庭坚《刘晖叔洮河绿石砚》) 毫锥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毫颖 “试卷波澜入毫颖,莫教欧九识刘几。” (金•;周昂《送李天英下第》) 翰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宋•;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吉州》) 毫翰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西晋•;左思《咏史》) 弱翰 “岂无弱翰,才不克赡。” (晋•;陆云《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 寸翰 “骋我迳寸翰,流藻重华芳。” (魏 •;曹植《薤露行》) 毛颖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 霜兔 “自矜霜兔健,安有鲁鱼乖。” (元•;倪瓒《画竹寄张天民》) 栗尾 “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鸡距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 诸毛 “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毛锥 “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宋•;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 退锋郎 “秃友退锋郎,功成鬓发伤。” (清•;陶谷《清异录•;文用》) 【墨 】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