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四川有关的军事诗句

1.关于军事的古诗词

《破阵子》辛弃疾 其一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作》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车鼓吹,已带边声。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 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次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剑气词 姚合 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甘州遍 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 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陇 西 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陇 西 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有关军事的诗词

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豪迈的有悲壮的,有讴歌保家卫国将士的有叹息家破人亡士兵的,你想要哪种?

首先先给一首,出自《诗经》,不过不是出自《秦风》,而是《邶风》,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吧,《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顺便发一首我最喜欢的词,辛弃疾的《满江红》(岳飞的满江红相信就不用发了)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里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3.关于军旅的诗词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唐•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中国古代军事的诗词

边塞诗一般都是军事的啊,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呵呵 百科里好多啊 豪放派的词也有很多涉及军事战争的,尤其是辛弃疾,范仲淹也有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攴赋壮词以寄之》)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成语啊 【军】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 勇冠三军 【枪】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唇枪舌剑 临阵磨枪 【弹】 弹尽粮绝 弹丸之地 枪林弹雨 明珠弹雀 荷枪实弹 【刀】 刀光剑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试 大刀阔斧 心如刀割 【剑】 剑拔弩张 刀光剑影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 【车】 前车之鉴 怀水车薪 丢卒保车 螳臂挡车 学富五车 闭门造车 【旗】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 【鼓】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弓】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鸟尽弓藏 左右开弓 【阵】 临阵脱逃 严阵以待 临阵磨枪 冲锋陷阵 【战】 百战百胜 三战三北 速战速决 转战千里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 身经百战 浴血奋战 汉语成语与军事历史文化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

各种语言都有成语。汉语成语的结构具有定型性,大多由4个字组成,结构凝固,不能随意变动词序和成分;汉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通常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整体意义。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短语经过反复引用或加工,逐渐趋于定型,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在汉语中,有许多出自远古时代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发号施令”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国源于古代的成语有不少是在军事活动中产生的。

1996年1月,长征出版社出版了佟玉斌编写的《军事成语》,收词7500条,这是迄今为至收录军事成语词数最多的一部辞典。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不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而且因其富于稳定性的结构,使军事历史文化得以浓缩其中,成为军事历史文化的“语言化石”。

汉语中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军队和战争已经出现,古代军事思想也逐步形成。

比如,关于“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攻”、“先人有夺人之心”等方面论述,已出现在《左传·军志》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军事思想开始蓬勃发展,大量军事著作应运而生。

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清代,中国经历了十多个封建王朝,其间,军事思想不断发展,军事理论著作层出不穷。据统计,从先秦到清代前期,中国先后有2300多部兵书问世,这些军事理论的文字成品不但记载了丰富的古代军事思想资料,也为军事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基础。

从沿用至今的汉语成语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不少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比如,“以奇用兵”,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提出的作战指导原则之一,语见《老子》,原意为用兵作战不要拘泥于常规,要以巧妙的方法和兵力部署来克敌。

5.急求有关四川的古诗拜托大家帮忙想想有关四川的诗歌,只要有关的都

「登锦城散花楼」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登峨眉山」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另附: 陈陶 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 南邻荡子妇无赖,锦机春夜成文章。

《蜀中寓怀》 李山甫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春装宝阙重重树,日照仙州万万楼。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此中无限英雄鬼,应对江山各自羞 《蜀土》 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蜀中春日》 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蜀国偶题 》 钱? 忽忆明皇西幸时,暗伤潜恨竟谁知? 佩兰应语宫臣道,莫向金盘进荔枝。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与军事有关的名句有哪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阴晴寒暑的变化。

地利:地形优 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意思是:有 良好的时令,不如有有利的地势;有有利的地势,不如有团结一致的人心。说 明人心是战争中最重要和可靠的。

政善于内,则兵强于外也。 ——出自曹魏桓范《世要论•兵 要》。

意思是:国家内部的政治清明有序了,军队在对外作战时也就十分 强大了。 善保家者戒兴讼,善保国者戒 用兵。

——出自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 言》。兴讼:与人打官司。

意思是:善 于保护家庭的人,总是尽量避免打官 司;善于保护国家的人,总是尽量避免 出兵征战。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 不备。

——出自《南史•陈暄传》。意思 是:军队可以一千日不打仗,但不可以 一天不为战争做准备。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出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

意思是:即使要招集一千名士兵也不用 费力,但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将领却十分 困难。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意思是:作战,凭借的是勇气。

击第一 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 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 了。敌人的士气消失了,而我军却士气 高昂,所以能够打败敌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出自明代刘基《百战奇略•赏 战》。

意思是:给以丰厚的奖赏,就一 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明给士兵以重 赏,士兵就会斗志倍增、奋勇杀敌。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上兵:用兵的上策。交:结盟,交好。

意思是:用兵的上策是在战略上挫败敌 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挫败敌人,再次是 用进攻挫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 城池。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出自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 《南征教》。意思是:出兵作战以征 服敌军的人心为上策,攻破敌人的城 池为下策。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 之外。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成 语“运筹帷幄”即由此而来。意思是: 在营帐中操控着战略,就能让在千里之 外作战的军队取得胜利。

说明谋略和指 挥才能之高超。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 必姑与之。

——出自《战国策•魏策》。姑: 暂且。

辅:帮助。意思是:若想将敌人 打败,不妨先暂且给他一点儿帮助;若而决定其流向,作战用兵根据敌人的情 况而制定取胜的战略战术。

兵贵胜,不贵久。 ——出自《孙子兵法•作战》。

意 思是:用兵作战贵在能速战速胜,不要 拖延。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汉书•冯异列传》。 东隅:日出的地方,指早晨。

桑榆:落 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晚上。意 思是:在早晨失去了,但在晚上又得到 了。

比喻一方面失败了,却在另一方面 胜利了。 胜败兵家常势。

——出自宋代尹洙《叙燕》。 现在 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意思是。•胜利 和失败是领兵打仗经常遇到的事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