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王安石

1.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常运用散文句法入诗。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五绝·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绝·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七绝·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绝·愍儒坑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

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五律·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五古·兼并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 。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七绝·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七绝·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绝·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七绝·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七律·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七律·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七绝·书湖阳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 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 酒醒后, 思量著。 词·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 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2.王安石古诗《元日》的意思,18:20我希望有人给我满意的答案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 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 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 人人把新桃符换旧桃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3.梅花古诗王安石

《梅花-王安石》作品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扩展资料 梅花的相关文化 中国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武汉、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个城市,已将梅花定为市花。

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

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

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古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植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