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营养丰富的四字词语表示营养丰富的四字词语 比较常见的有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描述饮食的诗句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 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3.形容美味佳肴的古诗词1. 《丽人行》 唐 杜甫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2. 竹笋焖猪肉 宋 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3. 《环饼》 宋 苏轼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4. 《九里》 宋 陆游 破晓凭鞍野兴浓,鹭飞先我过村东。 绿针细细稻浮水,绛雪纷纷花舞风。 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谁知老子裴回意,绝爱山横淡霭中。 5. 《洞庭春色》 宋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 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 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 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 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 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 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4.形容美味佳肴的诗句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2、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宋 苏轼 《惠州一绝》 译文:罗浮山下,可以显示四季的春天景色,卢橘和杨梅,依次开了起来,每天都可以吃三百粒的荔枝,没有辜负自己可以一直可以作为一个岭南人。 3、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译文:藏在绿茎内尖尖的茅草,将要开花白白的花苞清香爽口。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被染红了。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5、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猪肉颂》宋代:苏轼 译文: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5.描写“营养”的词语有哪些1. 八珍玉食【bā zhēn yù shí】 泛指精美的肴馔。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2. 美味佳肴【měi wèi jiā yáo】 上等的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也指个人所定义的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可口美味,让人赞不绝口。佳肴,指精美的饭菜和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非常好吃。语出元张养浩《翠阴亭落成自和》诗之一:"抚尊笑向儿童道,安得佳肴锦鲤双。" 3. 三牲五鼎【sān shēng wǔ dǐng】 意思是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出自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自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5. 山肤水豢【shān fū shuǐ huàn】 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出自《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