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休养生息再战诗句

1.形容休息的诗句

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高启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译文

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2、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译文

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3、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译文

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全国各地哀声遍野,十年军用征敛不堪。

4、吁嗟篇

魏晋: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译文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永远地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

5、殿前欢·碧云深

元代:卫立中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译文

一重重缭绕的碧云深似海,在云海深处山中小路飘渺难寻觅。把几间茅屋和碧云一起租过来,碧云留在松阴上,再挂起名贵的云和八尺琴,卧在苍苔石上把云根当做枕头枕,又折下梅花拿到云梢上浸润,任运自在的云心没有常住的我,云儿和我没有半点尘念俗心。

2.关于战争的诗句,名言和成语

关于战争的成语、诗句、名言成语:1.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2.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3.休兵罢战 〖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4.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5.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6.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诗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名言: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3.描写“休养生息”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休养生息”的成语有:修身养性,养精蓄锐、安居乐业、与民休息、务农息民

1. 修身养性(xiū shēn yǎng xìng):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事例】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上了年纪就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2. 养精蓄锐(yǎng jīng xù ruì)养:休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指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体力恢复健康。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军力、精神恢复、比赛等。

3. 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示例】:一家正~,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4. 与民休息(yǔ mín xiū xī):动乱后,亟需保养民力,复兴经济。

【出处】《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役,与民休息。"

5. 务农息民(wù nóng xī mín):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四年》:"近讨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未可动也。宜务农息民,先遣使献捷天子。"

4.休养生息之类的成语

休养生息

xiū yǎng shēng xī

[释义]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语出] 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积极而丰。”

[正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辨形] 休;不能写作“修”。

[近义] 安居乐业 养精蓄锐

[反义] 动荡不安 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以指保护民众、安定团结、发展生产。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养精蓄锐”;都有“休息、保养力量”的意思。但~是“休养生息;繁殖人口”的意思;用于大动乱或大变革后恢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养精蓄锐”是“养息精

5.关于休养生息的事例

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6.形容鏖战的词语

【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

【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