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辩论的诗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出自:先秦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扩展资料: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形容一个人面对别人的误解,不愿与人争辩的诗句想了2113下,没找到诗句,但找了几句古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1、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自《论语》,意思是:主张不同,不用5261互相商议.现在说这话,通常也有不屑与人争辩之意. 2、竖子不足与谋. 出自《史4102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小子,你不值得跟1653我商量谋划!“竖子”在那时是骂人的话,这句含贬义,比第一句的专语气更为激烈. 3、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俗语.通常用于面对飞短流属长的谣言,不屑辩解,相信真相终会大白. 3.有哪些形容“辩论”的句子1、摆事实充分有力,讲道理精辟透彻,这场辩论会太成功了! 2、针对“什么是勇敢”,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3、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既能活跃思想,又能提高认识。 4、辩论会上,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5、自然,民主辩论总是众口难调,往往热情取代了理智。 6、辩论竞赛双方出口成章,针锋相对,真是有点相持不下了。 7、谁会知道呢,通过现在的辩论操练,说不定我们的学生就成为第二位叱咤风云的**。 8、这个论题,大家已经辩论了两天,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9、爸爸跟我辩论时总是侃侃而谈,我老是讲不过他。 10、经过辩论,事情谁是谁非,已经白黑分明。 11、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12、辩论会上,双方辩手妙语连珠,气氛十分活跃。 13、在与五班的辩论赛中,我们班同学群策群力,终于获得了胜利. 14、这次辩论比赛,经过一节课的辩论,我们两队势均力敌,可最后还是我方技高一筹,拿下了冠军。 15、辩论会上,他见无人为自己帮腔,态度也就变得谦虚多了。 参考资料 造句网: 4.形容辩论或者辩论用得上的名言10句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 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5.形容争论的成语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复;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语出] 金·丘处机《神光灿制(春一)》:“不在唇枪舌剑;2113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正音] 剑;不能读作“jiǎn”。 [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 [近义] 针锋相5261对 [反义] 促膝谈心 [用法] 多含褒义。用于辩论、争4102论、争吵激烈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针锋相对”;都可形容辩论时言词激烈。但~偏重在言辞的尖刻;“针锋相对”偏重在对对方的攻击;或针对对方进行回击;还可比喻双方论点、行动 、立场尖锐的对立。 [英译1653] eloquent in speech 6.形容“争论”的成语有哪些巧舌如簧、口若悬河、针锋相对、妙语连珠、你来我往1.巧舌如簧【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解释】: 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举例造句】: 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2.口若悬河【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解释】: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举例造句】: 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3.针锋相对【拼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解释】: 针锋:针尖。 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夫一切回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举例造句】: 彩云听着唐卿的话来得厉害,句句和自己的话针锋相对,思忖只有答应了再说。 4.妙语连珠【拼音】: miào yǔ lián zhū【解释】: 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举例造句】: 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5.你来我往【拼音】: nǐ lái wǒ wǎng【解释】: 指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候,张干办在宋江面前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著宋江一个,不敢下手。”【举例造句】: 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其实只知道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恩怨,恩恩怨怨,你来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