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出塞中有关送别的诗句是

1.关于送别的诗句

一、送朋友: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①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兰庭。②曛(xūn):日色昏黄。〕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①淮上:指今江苏江都。②扬子江:长江在今江苏、扬州与镇江之间的一段。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④离亭:即古时驿站。⑤潇湘:指今湖南。⑥秦:指今陕西。〕

二、送客人:

【崔橹·三月晦日送客】: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张籍·送客游蜀】: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 ,为到浣花溪水头。

三、送外宾: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①扶桑:古代用于称日本。②师:对敬龙和尚的尊称。〕

四、送亲属: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②言别:告别。③一:加强语气的助词。④沧海事:指世事变化很大。⑤巴陵: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五、送官人: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六、送文人:

【苗发·送司空曙之苏州】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七、送将军:

【郎士元·送彭将军】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注:①双旌:仪仗用的旌旗。②黄云:喻风卷沙尘入空,弥漫如云。当今的沙尘暴。③长河:黄河。④天骄:指匈奴。〕

八、送从军: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九、送回归:

李白·送杨山人归蒿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注:①嵩山:在今河南登封。②玉女峰:太室山二十四峰之一。③掇仙草:采取仙草。④菖蒲:传说嵩山的一种仙草。⑤紫茸:紫色的花朵。⑥骑白龙:此指飞升成仙。〕

十、送壮别:

【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2.有关田园 边塞 送别的诗 各2首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送别诗边塞诗句

春风不度的边塞、马革裹尸的疆场、千里黄沙、万里飘雪。

每一个诗人心中都有一个边塞,或铁马入梦来的凝重穿透万里飘摇老病床前,或葡萄美酒当前醉卧沙场,或征蓬孤烟落日,或羌笛呜咽。

边关多战事,历朝无改;这次专题,我们挑选中小学必背古诗的边塞诗,一起来感受边塞诗中的热血、孤寂、浩瀚、浓艳、旖旎。

更多的WEI/XIN搜索关注工.种号中小学必背古诗边塞诗的起源?历朝多战事,边塞诗也没有局限朝代和处所,最早的记载的边塞诗来自《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不属于中小学必背古诗,我们后续再详谈这首诗。边塞风光08.凉州词-唐.王之涣:悲而不失其壮,边塞唐音代表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0.使至塞上-唐.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变幻白雪夜,友人归途千里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战事34.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汉唐边关无病夫汉唐边防强大,边塞诗也流露着一种大雪满弓刀自信和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洒脱。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2.雁门太守行-唐.李贺:浓艳奇诡的诗鬼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边塞精神11.凉州词-唐.王翰:马革裹尸逊色醉卧沙场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厚的边塞军营生活色彩。本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以赋的形式写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主题鲜明深刻,表现的是一种悲壮的豪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8.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幽州台是花瓶摆设,楚辞体的唐诗,天地虽大明主难觅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128.渔家傲-宋.范仲淹:已失唐边塞诗气势,却存宋边塞词的悲壮凄凉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6.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可怜白发生从内容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从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4.〈出塞〉整首诗句是什么

以《出塞》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

【原文】:

《出塞》

作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塞》

作者:徐锡麟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原文】:

《出塞》

作者: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译文】:

《出塞》

作者:马戴

连环的金带束紧了战袍,马头从雪中冲出,过了临洮关。

卷起军旗夜袭了单于的大帐,胡乱地砍杀胡兵,使宝刀都有了缺口。

【原文】: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其一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5.求一首边塞离别的诗词边塞送别的也ok

山水田园诗望庐山瀑布 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边 塞 诗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 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思 乡 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静夜思 李 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洲 王安石咏 物 诗咏 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王维写的送别诗句有那些

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3、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沈子福,作者的朋友。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作者此时在湖北襄阳一带游历,它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4、熊九赴任安阳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 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5、送李员外贤郎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6、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7、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 尚裴回兮落晖。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8、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9、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10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7.有关送别的诗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分析】

《赠汪伦》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8.送别的古诗

..呵呵,那我就选我喜欢的了送别 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就比较熟悉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下面是我找的:一、送朋友: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①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兰庭。

②曛(xūn):日色昏黄。〕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①淮上:指今江苏江都。

②扬子江:长江在今江苏、扬州与镇江之间的一段。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④离亭:即古时驿站。⑤潇湘:指今湖南。

⑥秦:指今陕西。〕 二、送客人: 【崔橹·三月晦日送客】: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张籍·送客游蜀】: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

杜家曾向此中住 ,为到浣花溪水头。 三、送外宾: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①扶桑:古代用于称日本。

②师:对敬龙和尚的尊称。〕 四、送亲属: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

②言别:告别。③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④沧海事:指世事变化很大。⑤巴陵: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 五、送官人: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六、送文人: 【苗发·送司空曙之苏州】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七、送将军: 【郎士元·送彭将军】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注:①双旌:仪仗用的旌旗。②黄云:喻风卷沙尘入空,弥漫如云。

当今的沙尘暴。③长河:黄河。

④天骄:指匈奴。〕 八、送从军: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九、送回归: 【李白·送杨山人归蒿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注:①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②玉女峰:太室山二十四峰之一。③掇仙草:采取仙草。

④菖蒲:传说嵩山的一种仙草。⑤紫茸:紫色的花朵。

⑥骑白龙:此指飞升成仙。〕 十、送壮别: 【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