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形容“空灵”的诗句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即事黄州作》 唐- 杜牧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5.《题念济寺》 唐-卢纶 灵空闻偈夜清净,雨里花枝朝暮开。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2.形容“声音空灵”的成语有哪些余音绕梁、返虚入浑、娓娓动听、沁人心脾、弦外之音 1. 余音绕梁 读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 注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造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返虚入浑 读音:[ fǎn xū rù hún ] 注释:①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指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3.娓娓动听 读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 注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4.沁人心脾 读音:[ qìn rén xīn pí ] 注释: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5.弦外之音 读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 注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3.表达空灵的诗句《别云间》 年代: 明 作者: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即事黄州作》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题念济寺》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灵空闻偈夜清净,雨里花枝朝暮开。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4.最能体现“空灵心境”的诗句有哪些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释义: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释义:月亮出来,惊起了山中的飞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