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迷茫的成语诗句

1.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哪些

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5、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出处《全唐诗》,作者王维。白话译文: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参考资料:行路难三首 (李白组诗作品)-百度百科

2.描写迷茫的古诗词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

3.形容内心非常迷茫痛苦的句子 和 成语

浑浑噩噩

形容质朴天真,亦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茫然若失

心中茫茫然然,像失去了什么。

茫无头绪

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

1、迷茫如一团迷雾,让烦恼和你捉迷藏,只有找出烦恼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法,制定计划,迈开步,按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用计划刺破眼前的迷茫,才能破困得智,破茧化蝶,最终走出茫无边际的迷雾,拥抱快乐和成功的曙光。

2、那些因迷茫而凝结起来的心情,仿佛一首低宛的曲子,不停地吟唱落寂的忧伤。翩浮的惆怅,晃若细长的触角,肆无忌惮地钻入肌肤的毛孔,像藤蔓一样伸展,入心入肺地缠绕,让我们窒息,让我们疼痛,让我们麻木。

3、青黛色的烟霭笼罩在银白色的晨曦中,迷离在眼前的时候,天亮了,那么我看闲花开花落的时光还有多少?人生本没多少日子,除去我偶尔的伤感,这个该有的人生应该不是个错误。

4、如果我知道我所要错的,那么我将会爱护我领有的所有,人生不外是得到后失去,而后合浦还珠的进程。有一些失去了,好像秋天枯败的花瓣总会有新开放的机遇,而有一些错过了一时,就错过了毕生。

5、始终于不能很好的感触到一些生涯的中的幸福快活有些迷茫,有些担忧,盼望自己能好好的走下去吧,当前真的要自己一个人了,一个行将步入社会的人心底的一点感想。

6、我迷茫了,于是有人说,迷茫是彷徨;迷茫是沙漠吗?于是我便试着彷徨;炙热的风吹来99万沙粒,铺天盖地而深不可测;来时的路呢?是丢弃了我还是被我丢弃了?那远处的一片树林,却又飘渺的像海市蜃楼。

7、我徘徊,我想问你要答案,可我怕是我先毁掉那份我筑就了太久的美好,我亦不敢,怕你消失在我的城堡。

8、心中虚无,拿捏不定,消极颓废,就是迷茫。

9、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抬高了头顶仓皇的天,一季又一季的雨水冲刷了脚底混乱的城。乌云密布,天光逃窜。你说,世界会从此静止无声么?

10、因为迷茫而混沌,因为混沌而徘徊,当痛苦全方位的降临,语言也变成了一种累赘。于是我们沉默,我们孤独,我们落寞。寂静地离开繁华,带走所有的痛,一个人疼。

11、有时候,很迷茫的去看前方,明明知道那片海没有你在,却还要固执的踏上火车去追逐那个有你不了解的爱。害怕总是真实的存在,精彩的孤单总是陪伴着我们。终究该明白:不能再在原地徘徊,不能再固执的守着不会回来的,不能再挣扎着看着你的不精彩。

12、回首过去,我万般无奈,展望未来,前途又总是很渺茫。 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也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有品味。我沉默,不再离去……

13、或许我们也很努力地追求过,很认真的探索过,细致地勾勒未来的蓝图,虔诚地浇灌希望的嫩芽……可是风雨说来就来,那么多的寻寻觅觅之后得到的是什么,依旧凄凄惨惨戚戚。

14、或者寂寞,唯唯诺诺;或者叛逆,离经叛道,只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祈求着虚无缥缈的原谅。

15、没有解药可以解我们心中的故事,于是我们在彷徨中迷惑,在迷惑中挣扎,在挣扎中痛苦,在痛苦中迷茫,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失落,在失落中破碎,在破碎中得到我们所有的伤感……

16、有时候,迷茫作为一种心情的宣泄,是可以平衡我们的内心的,无可厚非。迷茫,很多时候也如同彩虹前面的乌云和暴雨、电影周围的黑暗一样,与美丽、精彩同在。总而言之,迷茫也是人的一种神态,一种喜怒哀乐的演绎与诠释,不可或缺。

17、有谁能够挽留住那些花朵?听任淡淡的清香揪心的惆怅。是否也在回忆那淡淡的雨夜,那盈盈的绿叶?而我终是做着这个世上最无聊之事,闲看花开花落,徒留伤心往事。

18、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自己不去想些别人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

4.形容人迷茫的成语

形容人迷茫的成语: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堕云雾中、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1、浑浑噩噩

【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自】: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 茅盾《一个女性》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昏头昏脑、浑浑沌沌、昏昏沉沉、胡里胡涂、混混沌沌、糊里糊涂、混混噩噩

【反义词】玉琢冰雕、轰轰烈烈、清清爽爽

2、糊里糊涂

【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一回:“至于那以后的批评,糊里糊涂预写下的,灵不灵那个去管他呢。”

【示例】: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对事物认识不清

【近义词】一头雾水、稀里糊涂、浑浑噩噩、摸不着头脑、没头没脑、胡里胡涂、恍恍惚惚

【反义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堕云雾中

【解释】: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释义:“王仲祖刘真长在讨论军中的事情,刘真长对王仲祖说:‘你现在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迷惑不解

【反义词】:豁然开朗

4、茫然若失

【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人很迷茫,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自】:他被这个消息弄得茫然若失,焦虑不安。 沈西蒙《南征北战》第二章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形容人的心情

【近义词】一脸茫然、若有所失

5、若有所失

【解释】: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迷茫。

【出自】:傅雷·《傅雷家书》:“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示例】:他整天必事重重,若有所失。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的神态

【近义词】怅然若失、如有所失、茫然若失、煞有介事、忐忑不安、惘然若失

【反义词】聊以**、若无其事、聊以慰藉、悠然自得、不动声色、志得意满、自我陶醉

5.形容“迷茫”的诗词有哪些

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

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杨万里 《闷歌行》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 《史记·陈涉世家》

5.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秋浦歌·秋浦长似秋》

7.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其一》

8. 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苏轼《江城子》

9.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李觏 《乡思》

10.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释义: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释义: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3.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释义:纵使风大浪高,也不要慌,不要愁,要一笑了之。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释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5.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释义: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释义: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8. 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释义:秋雨湿了窗帘,满城枫叶因风雨凋零,而我,孤独得难以入眠。总的来说就是寂寞孤独冷。

9.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

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10.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释义: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6.形容人生迷茫的成语

浑浑噩噩、浑浑沌沌、混混沌沌、稀里糊涂、胡里胡涂

一、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自】:茅盾《一个女性》: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

二、浑浑沌沌 [ hún hún dùn dùn ]

【解释】: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自】:田汉《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在湖南念书的时候,我还是浑浑沌沌的,不太晓得事情。

三、混混沌沌 [ hùn hùn dùn dùn ]

【解释】: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翻译】:仍然不知耕种的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四、稀里糊涂 [ xī li hú tú ]

【解释】:不清楚,糊里糊涂。

【出自】: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他是睡大觉不成,怎么稀里糊涂的?”

五、胡里胡涂 [ hú lǐ hú tú ]

【解释】: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7.表达迷茫的古诗词

形容迷茫的诗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