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炊烟的诗句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晦日作(陆游)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 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 舍北晚步(陆游) 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 三叉古路残芜里,一曲清江淡霭中. 外物已忘如弃屣,老身无伴等羁鸿. 天寒寂寞篱门晚,又见浮生一岁穷. 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形容炊烟袅袅,大山深处美食和环境的诗或词有哪些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7.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8.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9.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 《渭城曲》 1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归园田居中描写远处村庄和炊烟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他早出晚归,给豆锄草的生活情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了炊烟袅袅,狗吠鸡鸣的乡村恬淡宁静的生活情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 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 4.归园田居 描写远处村庄和炊烟的诗句是诗句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意思是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整首诗意思是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