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风雅的宋词

1.风雅词的特点是格律精熟吗

中原的沦丧,对于爱国将士来说宛如刳肠剜目,可对于南宋朝廷来说, 则只当是切除了半个胃而已,并没有妨碍他们饮甘啖肥,更何况,以新都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东南地区,风景秀美,物产富饶,正是理想的安乐窝

因此一旦用妥协和屈辱换得了苟安,士大夫们就又过上了北宋年间那种悠闲、奢华的生活。 这样的土壤,为培养“周邦彦”提供了温床。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南宋后期词坛上终于结出了 “格律派”的硕果——姜夔和吴文英,他们是南宋风雅派词人。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著有《白石词》,是风雅词派的开山祖师。

吴文英,号梦窗,著有《梦窗词》,是南宋风雅 词派主要代表。 他们开创的风雅词继承了北宋词 柔媚婉转的特点,非常注重词的格律,讲求音律 和美,保持了词作音乐的完整性。

同时他们还借 鉴豪放派的风格,将抒发文人情怀作为词的表现 内容,完成了对婉约和豪放的融合,雕章琢句、选调研词,使词进一步风雅化。 其词以清空、骚 雅为特点,变艳丽为空淡深远,变软媚为骚雅, 清空便有意境,骚雅便有格调。

用健笔写柔情, 以洗练空明的语言、清新刚劲的笔调写感受和心 境。风雅派词人将以前雅俗共赏的词变沩纯粹文 人吟唱的词,由诗人自然抒写的词逐渐变成词匠 《白石词》书影 着意雕琢的词。

2.求几首优美宋词带赏析的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注释】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整个看来,这首词的基调,它的主导方面,无疑是积极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

他为下层妓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封建统治阶级把他长期摈斥于官场之外,甚至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于他长期仆仆风尘,奔波于下层人民之中,才使他成为北宋独具特色的词人,成为中国词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词家。

他死后,曾得到下层人民,特别是妓女们的同情和尊重,从传说中的“吊柳七”等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获得了“白衣卿相”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 过去,有人指出这首词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时还指出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

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也必须予以指出。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当作者落第失意之后,便在“烟花巷陌”之中去“寻访”“意中人”。

这“意中人”,其实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思想情绪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妓女们的同情。

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就“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等词句来看,作者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颓废的,但也要看到,其中含有许多难言的苦衷。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敢于如此直截表明自己的‘’堕落”,这对封建“礼法”来说,难道不是有“叛逆”之嫌吗?那些道貌岸然的上层统治阶级,他们在玩弄女性方面不知要卑劣到何等程度,而表面上却故作“风雅”、“庄重”。柳永此词与之相比,真不知要纯洁和高尚几多倍了。

作者鄙弃“浮名”,却公然去填写被统治阶级轻视的“艳曲”,留下了广泛传唱的词篇,这反而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了。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

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

指斥柳永词过分俚俗浅直,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了。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

3.急需

1、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阴斜阳天节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诗别题作《别恨》或《怀旧》,抒写作者秋天思乡坏人的感情。上片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碧云天,黄花地”为传诵名句。词的下片表达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极其缠绵婉曲。

——————————————————————————————————

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本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常的愁怀,又暗喻相思离别之情。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流丽,风韵天然,向称名句。

——————————————————————————————————

3、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作者以含蓄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混溶、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

4、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这就是本词艺术形象的特点。而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似非吃烟火食人间语。

——————————————————————————————————

5、卜算子(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这是首托物言志的咏梅词,作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在宋代的咏梅词中,本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OK!~\(≥▽≤)/~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