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传授的词语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出处: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关于拜师的诗句颜真卿拜师 颜真卿是唐朝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官做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 “颜鲁公”。 一开始,颜真卿在一个县里做县官,可是一直惦记着读书写字的事,尤其对书法更是放 不下。不管公务多忙,每天总要抽时间练字。 过了一年,颜真卿听说草圣张旭正在洛阳一个朋友家里住着,觉得机会难得,就辞去了 官,到洛阳求见张旭,打算跟张旭学习书法。 这一天,颜真卿来到洛阳城,还没安顿好,便带着平常练习写的各种字,去拜访张旭。 恰好张旭喝醉了酒,正躺在椅子上呼噜呼噜睡着了。颜真卿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等啊等 啊,等了好半天张旭才醒过来。颜真卿马上上前行礼,说明来意,送上自己的书法手迹 请他指教,还要拜张旭为师。 张旭看了颜真卿的书法,说:“您的字写得已经不错了,不必拜我为师了。您又是国家 的栋梁之材,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 颜真卿听了,诚恳地说:“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怕我没有恒心学习书法,所以不愿马 上收我当您的学生。那好吧,我先回去,以后再来找您。” 说完,颜真卿向张旭告辞,回家去了。后来,朝廷又让他到长安做官。但是颜真卿始终 惦记着学书法的事。不久,他又辞去差事,再次到洛阳向张旭请教。张旭看到颜真卿态 度十分恳切,就把一向不轻易传授的写字方法告诉了他。 后来,颜真卿的楷书和草书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们把他的字叫做“颜体”。颜 真卿对张旭的指导十分感激,写了一篇《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记载他跟张旭学习书 法的经过,并且毫无保留地把张旭的书法要诀告诉别人。 颜真卿的字,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正是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他位居高官,但是秉性正直,不阿附权贵,屈意媚上。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后,颜真 卿被奸臣构陷,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得知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三军将士痛哭失声 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 3.形容传授的词语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亦指更bai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暗度金针 度:通du“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 又借指幕后交易。 出处:见唐·冯zhi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 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dao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 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版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权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形容老师传授知识的词语兢兢业业、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呕心沥血 1、兢兢业业 读音: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2、春风化雨 读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之化者。” 3、诲人不倦 读音: 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循循善诱 读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5、呕心沥血 读音: ǒu xīn lì xuè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5.形容事业的诗句有哪些形容事业的诗句有 1.《蝶恋花·海角芳菲留不住》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飞入青云去。仙箓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当使人人,各有安心处。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归南亩。 2.《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隔墙人笑声。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小塘风浪平。 3.《满江红·蓓蕾江梅》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蓓蕾江梅,正好是、小春时候。螺浦下、乾坤间气,山川锺秀。作起风流今几代,诚斋心印亲传授。更修名、大节与谁同,韩山斗。修月斧,擎天手。鸿敛翼,云归岫。有庄园陶径,菊滋松茂。只恐东山真事业,更应西洛登耆旧。有年年、宣勤到鳌扉,黄封酒。 4.《沁园春·学富总龟》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学富总龟,英蜚漕鹗,正当少年。向山阴发轫,从容莲幕,结知当路,翠剡争先。万斛龙骧,湖襄飞饷,赏秩新纶来日边。重重庆,又金鱼新渥,玉树芝兰。今朝好语欢传。正南极真人生世天。是紫囊阴隲,朱幡美德,平山锺秀,崧岳生贤。事业惊人,行魁胪唱,展庆公庭云母间。称觞祝,对今宵明月,千古团圆。 5.《满江红·指日中秋》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指日中秋,便满目、蟾光如洗。又还竹溪溪上,长庚瑞世。事业权与韩范辈,文章拍调苏黄里。借北来双鹤寿芳筵,人千岁。羞阿买,依兰砌。看大阮,趋枫陛。这冰壶人物,蓬山地位。荐墨未曾乾翠剡,除书已拟封黄纸。把爆筵、趁取牡丹红,花前醉。 6.描写师徒之谊的诗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唐代韩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 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去吐的丝才算用尽,蜡烛火炬成了灰烬才算不再留下熔泪。如同老师的辛苦和奉献总是无私而伟大的。 扩展资料: 关于师生情谊的故事: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 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 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述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