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古典音乐的诗句

1.古代描写歌曲的诗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武昌老人说笛歌」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2.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一组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

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

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

3.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诗句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写音乐的。好象还有韩愈的一个《听颖师弹琴》,你可以去找找。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首诗共十四行,用了十四个比喻性意象来赞美李凭弹箜篌时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弹技美。这些意象中,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诗的一连串意象扑面而来,不免使人眼花缭乱,加上语言晦涩,初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细细品味,逐渐清晰:

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谓极品,衬托乐音之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弹奏,可以想见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正是人意气风发之时;由于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接下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我们形容一个人美,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这里的音乐,却有使浮云凝止,美女伤心之效。

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弹到清脆之处,似听到昆仑山玉石破碎和凤凰的鸣声;弹到婉转之处,仿佛莲花上的露珠滴落,幽兰也发出笑声;弹到凄清之处,长安十二个城门的气温都变冷,宫中的皇帝也为之动情,整个长安笼罩在寒光之中;弹到悲伤之处,致使女娲补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怆然而下,似乎看到李凭在教善于弹箜篌的成夫人,技艺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学习,那音乐感动得老鱼也跃出波涛,渊中的瘦蛟也舞动起来;月宫里的吴刚也听得难以入眠,依着树发呆,就连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湿了皮毛。这一连串的描写,从动物写到植物,从人间写到仙界,从水中写到天上,大胆夸张,浪漫新奇。这十四个意象,有的喻声,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表现了听李凭弹箜篌所引起的反应和情思。

这首诗的构思也很巧妙:开头一句先写琴,第二三句写音,先声夺人,然后才说到演奏者;写演奏时,先写情景,为下文写旋律作铺垫;写旋律,又写它蕴含的悲喜忧思。诗人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写箜篌演奏的音质美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饱含着对李凭技艺的赞美感叹,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描写音乐的绝唱。

4.描写古典音乐的词语句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面 对分别,总有几分不舍,回首往昔岁月,仿如流水一瞬而过。仔细想来,却有值得留恋的地方。难免会有几分伤感。

一时 间,爱上了音乐。便把自己的情感一股脑儿的投入音乐中,尽情的享受着。

是经典老歌,还是流行金曲,它们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怀旧,一曲《同桌的你》,唱遍了校园,也唱遍了大街小巷。无论是年轻还是已不再年轻的人们都在唱。当然,我在乎得并不是当年手拉手一起唱着儿歌长大的那个同桌,吸引我的是旋律之美,感动我的是对青春的热爱。《朋友》,恐怕是在这个时候最适合我们唱的歌吧。纯真的友谊,淡淡的思念,浸润在其间。缓缓的旋律,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在义与利的面前,纯真在我们的心中能占据多少的空间呢?寥寥无几。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精神的慰藉,而音乐打动我的恰恰是它具有这种力量。音乐的魅力在于抒发人的情感并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能让我找回一些值得珍藏的东西。

流行金曲,一曲《青花瓷》更是让我陶醉。典型的中国风再添上几笔时尚的元素,淡淡勾勒,便成就一曲听觉大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峰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装。”了了几笔,便让佳人模样现眼前,如泼墨的中国画一般。不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视觉的享受。“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唱腔圆润,嗓音优美,曲调悠扬,长出了对伊人的思念。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断桥边,柳堤旁,烟雨中,油纸伞下翩翩白衣公子等待伊人归来······

音乐能纯洁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灵魂。在舒缓低沉的音乐中,我们逐渐成熟;在清新明快的音乐中,我们懂得了进取;在热情奔放的音乐中,我们拥有了激情。

音乐,让我陶醉。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内希望写出的音乐。”

大自然和他的旋律隐藏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它的人会将它发扬光大,而不善于发现它的人,则一辈子只是忙忙碌碌,不懂得去享受,在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音乐——他们没有用心去体验。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不过,那还只是喜欢,只是觉得很好听,大脑中还是一片空白,什么音乐背景,什么思想感情,我全然不知。不过,虽是如此,但听到音乐却常常想手舞足蹈一番。

等上了小学,正式开了音乐课,我才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是好听,不仅是喜欢,我在听音乐的同时,还会去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是很美好还是很悲伤。大脑中不再是一片空白,相反,又新添了几分色彩。我认为:音乐是最美妙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认识了不少著名的音乐家,像:贝多芬,莫扎特等。而且还幸运的欣赏到了他们的音乐作品。之后,我才恍然明白自己的音乐天地是多么狭窄,而那些大音乐家们的艺术生涯是又多么广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呢?是儿时的音乐基础不好吗?是自己的音乐细胞不发达吗?我苦思冥想,试图寻找答案……

知道了,我眼前一亮,没错,就是它:音乐——已经扎根在他们的心里了,不然,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先生怎么会创造出如此优美的旋律?莫扎特又怎能在儿时就编织这么悦耳的音符?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音乐不是靠乐器来单纯地演奏,而是凭借着心中的灵感以及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可见,音乐是心灵的艺术!

我不禁想起了贝多芬的一句话:“音乐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要美……”

这样的音乐世界多么得美妙啊!

5.有带古典诗词的歌曲

1.《床前明月光》——梅艳芳

含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烟花三月》——吴涤清

含古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白云深处》——寥百威

含歌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巴山夜雨》——光头李进

含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花好月圆夜》——杨千嬅 & 任贤齐

含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醉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东风破》——周杰伦

含古诗“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只愁拍尽凉州破,现出风雷是拨声”。

7.《沁园春·雪》——刘秉义

歌词是 词《沁园春·雪》

8.《菊花台》——周杰伦

9.《千里之外》——周杰伦

10.《醉青楼》——范逸臣

11.《昆明湖》——后弦

12.《燕衔泥》——眉佳

6.最美的乐曲 诗句

国内最美的乐曲莫过于《梁祝》、《茉莉花》、《 二泉映月》、《 瑶族舞曲》、《夜深沉》、《 春江花月夜》、《 高山流水》 等国际最美乐曲:Satou Naoki《Sadame (paino version)》(《X战记》里超级经典的曲子) 浪客剑心《Departure》(《浪客剑心》里巨经典的曲子,号称全世界最好听的) 西村由纪江《信笺》 Renodia(白日梦)《Love Is》。

《Tears》(他的曲子好听的多) S.E.N.S.(神思者)《Like the Wind》《Be As You Were When We Met》 班得瑞《LAUREN》《ANNE'S WONDERLAND》(算了他们的曲子太多也太出名了) Karunesh《Journey of the Heart》 evin Kern(凯文柯恩)《Through the Arbor(走过绿意)》《Sundial Dreams》 YANNI(雅尼)《One Man's Dream》《In The Morning Light》 理查德.克莱德曼《梦中的婚礼》《爱的纪念》 Rohani Shardad(夏德.罗哈尼)《Summer Breeze》《Connie's Butterfly》诗句就很多了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 b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 c骨头里面镶红豆——刻骨相思­ d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采桑子-春叶》­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 ­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 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