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狗叫有强盗的诗句

1.有哪些形容“狗叫”的诗句

1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代:王维 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 2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口技》清代:林嗣环 听到远远的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 3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4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5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地震》清代:蒲松龄 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 6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桃源行》唐代:王维 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 7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南乡子·秋暮村居》清代:纳兰性德 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灯光闪烁,找不到回去的路。 8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晚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 鸡飞过篱笆狗在洞边大叫,就知道有过往的商人来买茶了。 9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桃花源诗》魏晋:陶渊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10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卢挚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

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

2.形容小偷的诗句

1、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欣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译文:

这个小村子傍晚的时候风雨潇潇,遇到的绿林好汉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

他年根本就不需要隐遁荒野,如今的世上多半是你们这样的绿林好汉啊。

2、郑板桥《赠梁上君子》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译文:

梁上君子进了我家门,我腹内诗书存了千卷,可床头金银没有分文。

如果你要出门不要惊动黄尾狗,越墙不要损坏兰花盆。

天寒我来不及披着大衣送别,我劝你还是趁着月光赶豪门去吧!

扩展资料:

形容小偷的词语

【拔葵啖枣】: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才能捉住进来的小偷。比喻对小股敌人采取围歼的战术。

【空空妙手】: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窥牗小儿】:窥牗:从窗上向屋里窥视。指小偷。

【窥牖小儿】: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妙手空空】: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摸鸡偷狗】:指小偷小摸。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犬吠之盗】:指小偷。

【三只手】:扒手,小偷。

【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鼠窃狗盗】: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窃狗偷】: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偷东摸西】:指小偷小摸。

【引盗入闼】:闼:门。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引贼入家】:把小偷引到家里。比喻把敌对分子或坏人引入内部。

【钻穴逾墙】: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3.形容强盗的词语

草莽英雄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出处: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昔刘邦以亭长而定汉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属,多在草泽英雄。” 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的气慨。★冯铿《红的日记》

草头天子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关于强盗的成语

出处: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了个草头天子出来。他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江洋大盗

在江河湖海抢劫行凶的强盗。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他一向本是~,因他善于使船,专能抢上风,踅顺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开门延盗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出处:无

开门揖盗

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描写强盗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岂不是私通叛寇?★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落草为寇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关于强盗的成语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4.描写狗的古诗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汉 《刺巴郡守诗》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

现代 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 李贺《开愁歌》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 杜甫《新婚别》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 李白《行路难》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唐 李贺《赠陈商》。

5.用成语形容狗的叫声

吠非其主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狗吠不惊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狗吠之惊 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鸡飞狗叫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出处: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鸡鸣狗吠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狂吠狴犴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到百步,喉喘颠汗。”

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蜀犬吠日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