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描写百姓生活困苦的诗句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工具。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描写“百姓生活苦难”的诗句有哪些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贫女》 唐代: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4.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唐代: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5.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极端艰难困苦的成语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百孔千创 比喻困苦不堪。 同“百孔千疮”。 出处:宋·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创。” 饱经风霜 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饱经风雨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同“饱经风霜”。 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饱经霜雪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饱经忧患 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场:“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余,因饱经忧患,甚显衰老。”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 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备尝辛苦 备:尽、全。 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吃苦耐劳 耐:禁受得住。 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出处:**《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二旬九食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 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鲂鱼赪尾 赪:红色。 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出处:《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风霜雨雪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孤臣孽子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孤苦伶仃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孤苦零丁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出处: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褐衣不完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 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 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谷,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褐衣蔬食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 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 患难夫妻 患难:忧虑和灾难。 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患难之交 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黄杨厄闰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 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火热水深 ①犹水深火热。 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艰苦创业 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艰苦奋斗 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崇高的理想》:“我们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还要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艰难困苦 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八回:“这日子穷了,受过了艰难困苦,也就渐渐的明白过来。”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倦尾赤色 比喻困苦之极。 出处:语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