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露出真面目诗句

1.形容真面目词语

原形毕露

解释: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原形:本来面目;毕:完全;露:暴露。

【出 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凭着这张小纸条,就可以叫王忠这伙反动家伙~。”

【近义词】 真相大白、暴露无遗、不打自招

【反义词】 不露声色、鬼头鬼脑、藏头露尾

【歇后语】 乌梅打**;放大镜照臭虫

【灯 谜】 愿;剥掉画皮;冲洗底片[1]

2.酒后漏出真面目的诗

醉后(唐·白居易) 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唐·白居易) 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如霜。

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

代九九(唐·元稹) 昔年桃李月,颜色共花宜。回脸莲初破,低蛾柳并垂。

望山多倚树,弄水爱临池。远被登楼识,潜因倒影窥。

隔林徒想像,上砌转逶迤。谩掷庭中果,虚攀墙外枝。

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缡。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

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才学羞兼妒,何言宠便移。

青春来易皎,白日誓先亏。僻性嗔来见,邪行醉后知。

别床铺枕席,当面指瑕疵。妾貌应犹在,君情遽若斯。

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鸾镜灯前扑,鸳衾手下隳。

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努力新丛艳,狂风次第吹。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宋·苏轼) 十载飘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诗。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后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相从痛饮无馀事,正是春容最好时。

次子望肯堂之什(宋·陈藻) 酒樽开处是阳春,有屋休论旧与新。才子绿袍能赋咏,乃翁青冢亦精神。

人心多向醒时伪,情话无如醉后真。莫要孟光同遁去,急须荣禄奉偏亲。

陪许令宴集不胜杯杓诗谢不敏兼美祝赵两红颜(宋·洪朋) 南郭招提逢许令,行厨潇洒办逡巡。蟠桃已结千年实,琼树元无一点尘。

酒后颠狂不知夜,灯前笑语自生春。不胜杯杓空归去,肠断冰肌与绛唇。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宋·刘过) 苏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壶。得闲政恐不来尔,来则倒屣相与俱。

江山绕楼诗句好,奔走万变同驰驱。大书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莺花姝。

当其半醉尚醒在,宛若处女未嫁夫。杯行到手湖海歇,翻覆云雨来须臾。

羲之屈使坐北面,命骚如役仆与奴。角巾斜飘鬓毛出,笔墨颠倒衫袖乌。

回旋左右如有碍,归路不记长须扶。宾侪指摘士窃笑,亦有好事描为图。

或云先生郁于用,浮沈欲以酒自娱。实非能饮姑好客,不时斗酒由人须。

若予乃是真饮者,糟丘日日乡无何。虽然人亦难意料,未可目以为酒徒。

相逢摆略边幅尽,胸次开豁无城郛。敛藏穷达付之酒,不以礼法自束拘。

情归一真举无伪,滑稽玩世为通儒。饮与不饮无不可,醉醒醒醉同一区。

痴人之前莫说梦,梦中说梦愈阔迂。客来辄饮饮辄醉,此其所以为竹湖。

不然他人岂无酒,欲去此脚自懒趋。计公之客日百数,结束冠带纷座隅。

欲言喉牙物如梗,中怀腹非外示愚。不如鄙性好诚实,退无取议进不谀。

欧公自爱曼卿放,昌黎亦喜刘叉粗。满城风雨重阳近,黄花篱落金英敷。

山高凛风吹客倒,公楼虽小主者殊。狂当相就取一醉,有酒饮我无酒酤。

此即虽狂亦可喜,我去俗子畴当呼。世无人兮亦已久,公不容我谁容乎。

3.形容面目的词语

【豹头环眼】: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

【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不宾之士】: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

【察今知古】: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褫其华衮,示人本相】:褫:剥夺;衮:礼服;示:展示。剥开华美的外衣,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

【丹赤漆黑】:丹:红的;漆:黑的。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比喻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

【改头换尾】: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垢面蓬头】:指面目肮脏,头发凌乱。

【还其本来面目】: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

【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胡颜之厚】:胡颜:有何面目。指厚着脸皮做某事。古时多用作自谦之辞。

【金刚努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金刚怒目】: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惊慌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救黥医劓】: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指医治刺面之伤,补上割掉之鼻,比喻恢复本来面目。

【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