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相声

1.求关于唐诗的相声

甲:听说你最近在猛啃古诗,准备参加学校的古诗文大赛?

乙:嗯。(得意地点点头)

甲:啃得怎样?

乙:还可以吧。

甲:经得起我考一考吗?

乙:当然。

甲:听说你老家在安徽,到无锡来读书,想不想家?

乙:你不是多此一问吗?

甲:那我来考一考有关思乡的古诗文,我出上句,你对下句。

乙:行,保你满意。

甲:渭城朝南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甲:不错,不错。你喜欢梅、兰、竹、菊吗?

乙:我可喜欢了。

甲:你能背一背有关它们的诗词吗?

乙:那还不容易。瞧我的。

甲:梅。

乙:《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无没。

乙: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甲:很有韵味。请背与竹有关的诗词。

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甲:请你背一下李商隐的有关菊的诗句。

乙: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乙、甲: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甲:看不出你还真有一套。大自然真是造化人啊,你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多美妙。

乙:说到这个,我又要用一肚子的诗来赞美了。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那你听好了。唐/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甲、乙: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秋天的可多了,你要听那一首?

甲:容易一点的《山行》就可。

乙:那你听好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甲:佩服、佩服。

乙:冬天的诗句我也来背一点,你来猜一猜我背的是谁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知道,这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

乙:我告诉你啊,其实要我背古诗词并不难,我还会根据诗词来吟唱呢?

甲:真的?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乙:要不,我来一段。(唱《春晓》《忆江南》)我刚才唱的是什么?

甲:《忆江南》、《春晓》。

乙:对,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甲:这句诗还贴在了我们学校食堂的墙壁上呢,让它成为警世恒言。

乙:要背诵、吟唱古诗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我还会根据古诗画画呢。(出示)

甲:画画?你有这个本事?我有,你也有。

乙:你看(出示自己画的画)灵不灵?

甲:灵。

乙:妙不妙?

甲:妙。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财富。

乙:对、对、对,我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你看,我不也成了诗人?

甲:诗人?你是诗人?

乙:不信?你听听我作的诗。

吟千古美文,

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

为中国争光!

甲、乙: 吟千古美文,

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

为中国争光!

2.急求一个关于古诗的相声剧本

甲:听说你最近在猛啃古诗,准备参加学校的古诗文大赛?乙:嗯。

(得意地点点头)甲:啃得怎样?乙:还可以吧。甲:经得起我考一考吗?乙:当然。

甲:听说你老家在安徽,到无锡来读书,想不想家?乙:你不是多此一问吗?甲:那我来考一考有关思乡的古诗文,我出上句,你对下句。乙:行,保你满意。

甲:渭城朝南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甲:不错,不错。

你喜欢梅、兰、竹、菊吗?乙:我可喜欢了。甲:你能背一背有关它们的诗词吗?乙:那还不容易。

瞧我的。甲:梅。

乙:《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无没。

乙: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甲:很有韵味。

请背与竹有关的诗词。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甲:请你背一下李商隐的有关菊的诗句。

乙: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乙、甲: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甲:看不出你还真有一套。大自然真是造化人啊,你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多美妙。

乙:说到这个,我又要用一肚子的诗来赞美了。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那你听好了。唐/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甲、乙: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秋天的可多了,你要听那一首?甲:容易一点的《山行》就可。

乙:那你听好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甲:佩服、佩服。

乙:冬天的诗句我也来背一点,你来猜一猜我背的是谁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知道,这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

乙:我告诉你啊,其实要我背古诗词并不难,我还会根据诗词来吟唱呢?甲:真的?你还有这样的本事?乙:要不,我来一段。(唱《春晓》《忆江南》)我刚才唱的是什么?甲:《忆江南》、《春晓》。

乙:对,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甲:这句诗还贴在了我们学校食堂的墙壁上呢,让它成为警世恒言。

乙:要背诵、吟唱古诗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我还会根据古诗画画呢。

(出示)甲:画画?你有这个本事?我有,你也有。乙:你看(出示自己画的画)灵不灵?甲:灵。

乙:妙不妙?甲:妙。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财富。乙:对、对、对,我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你看,我不也成了诗人?甲:诗人?你是诗人?乙:不信?你听听我作的诗。

吟千古美文,抒人文情怀。当时代主人,为中国争光!甲、乙: 吟千古美文,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为中国争光。

3.古诗词 小品 相声

【相声文本】五行诗 甲:有这么一句话。

乙:啊,什么呢? 甲:文人尽其文。 乙:对。

甲:吟人尽其吟。 乙:唉,是是。

甲:您看我这个人了吧。 乙:啊,您? 甲:你看看。

乙:嗯。 甲:啊。

乙:啊。 甲:这个风度。

乙:啊,这个风度。 甲:这个气质。

乙:嗯。 甲:也是一个—— 乙:唉,也别说,我还真看出您干什么来了。

甲:眼力多好。 乙:唉,那是。

甲:您说我在—— 乙:东站。 甲:哦。

乙:嘿,俩字儿。 甲:哦,站长。

乙:小偷儿。 甲:这个人,这个语言哪。

乙:唉,唉。 甲:他也不讲文明。

乙:不不,有学问的人哪,没有在这儿自夸的。 甲:可耻呀。

乙:哎呀呀呀呀,又可耻了。 甲:唉呀,跟您没法儿谈话。

乙:哎呀嗬,怎么呢。 甲:我这个人哪,嗯,每天。

乙:干什么? 甲:起居。 乙:嗯。

甲:行动。 乙:啊。

甲:各方面。 乙:是是。

甲:都有规律。 乙:哦,那就好 甲:呵呵呵。

乙:嗯,有什么规律? 甲:早晨起来呀。 乙:啊。

甲:我要打打拳。 乙:嘿,锻炼身体。

甲:舞舞剑。 乙:好。

练一练。 甲:酌酌棋。

乙:是,开动脑筋。 甲:钓钓鱼。

乙:嘿,这是好的消遣。 甲:绘绘画。

乙:嘿,对。 甲:写写字。

乙:不错。 甲:照照相。

乙:嗯。 甲:尿尿炕。

乙:尿,啊?先呆会儿吧。尿炕?! 甲:不是。

乙:嗯? 甲:啊,算算帐。 乙:嗨,没事儿你算帐干什么样呀。

甲:唉,那不成啊,那您这不懂啊。 乙:啊。

甲:不懂啊。 乙:嗯? 甲:欠人家的应该怎么还人家。

乙:啊。 甲:人家欠我的。

乙:啊。 甲:应该怎么要。

乙:呀嗬。 甲:嗯。

乙:呵呵,这么说您,有点儿学问。 甲:也不敢说有点儿。

乙:啊啊。 甲:学问怎么叫有点儿呀。

乙:嗯。 甲:在座的有很多大学生,有很多的教授。

人家没说我这学问,多点儿。 乙:哦,您呢? 甲:就是每天哪。

乙:啊。 甲:要吟吟诗。

乙:哎呦。 甲:会会友哇,以文会友嘛。

乙:嘿呀。你还能够作诗? 甲:呵。

乙:啊? 甲:您,别生气呀。 乙:啊,我干吗生气呀。

甲:作诗呀。 乙:啊。

甲:呵呵呵。 乙:您? 甲:我怎么外号叫诗人呢。

乙:哦。诗人? 甲:我座哪儿哪儿湿呀。

乙:啊,这回好,不尿炕又尿裤子了啊。 甲:谁尿裤啊。

乙:座哪哪湿呀。 甲:我座到哪就想起作诗来。

乙:哎呦,嚯。 甲:您不相信,当着各位啊。

乙:啊。 甲:你,你别客气。

乙:这么样。 甲:咱们比划比划。

乙:哦,要跟我比划比划。 甲:唉。

乙:可以呀。 甲:出个题。

乙:叫我出个题目。 甲:你出题,我马上答复你。

乙:咱们就打这个五行上来说。 甲:五行? 乙:金、木、水、火、土。

甲:这个没嘛儿。 乙:啊,没嘛儿。

甲:五行嘛。 乙:啊。

甲:五行,两仪,四象、八卦。 乙:唉,不不不,那挨不上。

咱不要作诗嘛。 甲:哦,由这个。

乙:由这五个字呀,做为题目。 甲:哦。

乙:我出个主意。 甲:可以。

乙:咱们先说这个金。 甲:哦,金。

乙:我说四句诗。 甲:嗯。

乙:其中要有一位古人。 甲:嗯,过去的。

乙:可你呢,随着,还是要说四句诗。 甲:哦,跟你那一样。

乙:唉,也要一位古人。 甲:嗯。

乙:这古人,两个古人要一朝一代。 甲:这就难了这个。

乙:还得和辙押韵。 甲:嚯。

乙:最后还要加上四个小字儿。 甲:嗬。

乙:唉。 甲:这个难度特别大。

乙:这么样我说着你不清楚吧。 甲:哦,你来来样子。

乙:我说个样子,你听听。 甲:嗯,你漾一回。

乙:哦,这叫什么话呀。 甲:漾,漾漾。

乙:来个样子。 甲:唉,你来个样子,让,看看。

乙:唉,可以呀。哎,干吗我还得来个样子呀。

甲:就说你来一套我先听听。 乙:唉,可以呀。

甲:我听听你这个。 乙:咱由这金字儿说啊。

甲:可以可以。 乙:金锤一对上下翻。

甲:这是头一句。 乙:对。

甲:那么第二句我听一听,是? 乙:两军阵前砸金蝉。 甲:嗯,锤震金蝉子。

乙:对。 甲:三一句呢? 乙:谁人不知岳云勇。

甲:嗯。古人是岳云。

乙:唉。 甲:四一句? 乙:力大无穷拔泰山。

甲:好。 乙:唉,怎么样。

甲:好好好好。 乙:啊。

甲:锤震金蝉子啊。 乙:唉,古人是岳云。

甲:你听我的。 乙:你说吧。

甲:比你那个清楚。 乙:唉,好,那您就说吧。

甲:比你讲的明白。 乙:行咧。

甲:听着啊。 乙:唉。

甲:金锤一对上下翻。 乙:二句? 甲:两军阵前砸金蝉。

乙:嗨,三句? 甲:谁人不知岳云勇。 乙:嗯,四? 甲:力大无穷拔泰山。

乙:您这古人是? 甲:岳云(同时) 乙:岳云(同时),走吧你。你找什么啊? 甲:房漏了? 乙:没听说过呀。

甲:什么玩意儿,啪一下子。 乙:哦,我说完了你在说呀? 甲:不是这样。

乙:你得另找。 甲:哦。

乙:唉,唉。 甲:我得另找。

乙:也得由金字儿上头来说。 甲:也可以。

乙:嗯。 甲:金哪啊, 乙:金。

甲:金枪一杆抖威风。 乙:哦?二句? 甲:杀退兀术百万兵。

乙:嗯。三句? 甲:秦桧的金牌十二道。

乙:嗯,四句? 甲:岳飞死在波亭。 乙:嗯,我古人是岳云。

甲:我是岳飞。 乙:嗯?听我这四个小字儿。

甲:你四个小字儿我听听。 乙:父子英雄。

甲:儿啊。 乙:啊。

甲:随父尽忠。 乙:不。

4.和古诗有关的小品或者相声

给您推荐这段相声:《古诗串串串》主题是赞美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甲:听说你最近在猛啃古诗,准备参加学校的古诗文大赛?乙:嗯。

(得意地点点头) 甲:啃得怎样?乙:还可以吧。甲:经得起我考一考吗?乙:当然。

甲:听说你老家在安徽,到无锡来读书,想不想家?乙:你不是多此一问吗?甲:那我来考一考有关思乡的古诗文,我出上句,你对下句。乙:行,保你满意。

甲:渭城朝南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甲:不错,不错。

你喜欢梅、兰、竹、菊吗?乙:我可喜欢了。甲:你能背一背有关它们的诗词吗?乙:那还不容易。

瞧我的。甲:梅。

乙:《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无没。

乙: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甲:很有韵味。

请背与竹有关的诗词。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甲:请你背一下李商隐的有关菊的诗句。

乙: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乙、甲: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甲:看不出你还真有一套。大自然真是造化人啊,你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多美妙。

乙:说到这个,我又要用一肚子的诗来赞美了。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那你听好了。唐/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甲、乙: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秋天的可多了,你要听那一首?甲:容易一点的《山行》就可。

乙:那你听好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甲:佩服、佩服。

乙:冬天的诗句我也来背一点,你来猜一猜我背的是谁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知道,这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

乙:我告诉你啊,其实要我背古诗词并不难,我还会根据诗词来吟唱呢?甲:真的?你还有这样的本事?乙:要不,我来一段。(唱《春晓》《忆江南》)我刚才唱的是什么?甲:《忆江南》、《春晓》。

乙:对,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甲:这句诗还贴在了我们学校食堂的墙壁上呢,让它成为警世恒言。

乙:要背诵、吟唱古诗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我还会根据古诗画画呢。

(出示) 甲:画画?你有这个本事?我有,你也有。乙:你看(出示自己画的画)灵不灵?甲:灵。

乙:妙不妙?甲:妙。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财富。乙:对、对、对,我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你看,我不也成了诗人?甲:诗人?你是诗人?乙:不信?你听听我作的诗。

吟千古美文,抒人文情怀。当时代主人,为中国争光!甲、乙: 吟千古美文,抒人文情怀。

当时代主人,为中国争光。

5.2018相声我爱诗词主要内容

(注:斜体括号的文字为诗句的作者和原出处。)

冯巩:冯巩——乘舟——将……(观众鼓掌)冯巩:想死你们啦!冯巩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大家送掌声啊!(改编李白《赠汪伦》[4] )哈哈……(观众鼓掌。

贾旭明上场)贾旭明:好!太好了。贾旭明给大家拜年啦!好!冯叔,您这诗作的比李白都好啊,你们同意吗?观众:同意!冯巩:(指着观众)你看你看,你带头还同意?假了!贾旭明:怎么了?冯巩:李白是诗仙,我比他好你还同意?准确地说,(贾旭明:嗯)都挺好。

贾旭明:对嘛!冯巩:全面了。贾旭明:冯叔,(冯巩:嗯)我能跟您赛赛诗吗?冯巩:怎么赛?贾旭明:我想跟您比一比,古典诗词当中带数字“一”的诗句。

冯巩:谁先说?贾旭明:我先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5] )我有“一”了。冯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 )我俩“一”。贾旭明:“俩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7] )我仨“一”。冯巩:“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英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四个!(观众鼓掌)贾旭明:“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8] )我五个一。

(观众鼓掌)冯巩:“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周华健《朋友》[9] ),六个。哈哈……贾旭明:您这是歌词。

冯巩:诗歌诗歌,有诗就得有歌。不跟你玩了,瞧你这个形象吧!长得跟鼹鼠似的,哈哈……(曹随风上场)曹随风:咦,乖乖!你干啥去?冯巩:赢了咱就跑,曹随风:你赢啥了呀?拿歌词跟人家比诗,丢不丢人呐?幸亏我来了,没事,我帮你,我就不信咱俩干不过他一个!冯巩:就你这个长相,长得跟土豆似的,还跟人家干呢,你弄啥呢乖乖?(观众鼓掌)曹随风:我这个长相咋了?我这个长相,接地气!对吧?(观众:对!)你再说了,他拿准备好的诗跟你比,你咋赢啊?要比换个比法,咱跟他比地名诗句。

冯巩:这个我不熟啊。曹随风:我熟!我都准备半年多了。

冯巩:咱跟他比!曹随风:赢死他。冯巩、曹随风:咦——中!冯巩:嘿!还敢比吗?鼹鼠先生?贾旭明:比什么啊?冯巩:比地名诗句。

贾旭明:谁先出题啊?曹随风:咱先出题啊,(冯巩:诶)先下手为强。冯巩:我们先出!(转向曹随风)什么地方?曹随风: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

冯巩:得劲!(转向贾旭明)西安,有诗吗?贾旭明:张嘴就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10] )(观众鼓掌)冯巩:他说上来了。曹随风:他说错了,咱问的是西安,他说的是长安。

冯巩:你说错了,我们问西安,你说的是长安。哈哈……贾旭明:古长安就是西安。

冯巩:(转向曹随风)他说古长安就是西安?曹随风:他说的对,我刚想起来,古长安就是西安。(观众笑,并鼓掌)冯巩:那,那我们就输了?曹随风:输啥?他还没出题呢!冯巩:对对对,(转向贾旭明)什么地方?贾旭明:凉州。

冯巩:凉州?曹随风:凉粥不好吧?(曹随风把“凉州”听成“凉粥”了)你问他能不能热热?冯巩:你能不能……(突然转向曹随风)地名凉州!曹随风:那我得想想……冯巩:想什么啊!“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11] )!凉州!贾旭明:好!行,该你们说地名了。冯巩:我这个地方是……曹随风:玉门关。

贾旭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贾旭明、观众: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5] )冯巩:你看你,把亲友团都招来了!你这地名也太简单了!曹随风:简单咋了?简单咋了?贾旭明我告诉你,你听着,你赢了!冯巩:对喽!什么叫他赢了呢?曹随风:他说上来了。冯巩:这么简单能说不上来吗!曹随风:没事,该他说地名了。

冯巩:什么地方?贾旭明:阳关。冯巩:阳……关?曹随风:阳关太简单了。

在座的谁不知道阳关的诗啊?冯巩:你会啊?曹随风:张嘴就来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观众鼓掌)冯巩:你这是诗吗?曹随风:这诗我不会啊……冯巩:我会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2] ),阳关!观众:好!贾旭明:行行行,该你说地名了。冯巩:我这个地名是……(曹随风要开口)你闭嘴!(多次阻止曹随风)我这个地名是……曹随风:楼兰。

贾旭明:黄……冯巩:闭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13] ),我孙子都会。曹随风:那……冯巩:找他不会,难一点的!你听着:碎叶城。

贾旭明:哪儿?冯巩:碎叶城。贾旭明:这可快出去了!冯巩:有诗吗?贾旭明: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14] )(观众鼓掌)冯巩:人家连楼兰都说了。

曹随风:还不如直接说楼兰呢。真是!冯巩:你刚才怎么不坚持呢!曹随风:你不让我坚持的啊!哎呀,没事儿,该他说地名了。

冯巩:什么地方?贾旭明:我接下来说这个地方啊,你还别说是地名诗句,你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