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带忆的宋词

1.古代诗词中忆戴一词有什么来历

《世说新语• 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 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晈然因起坊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即晋名士王徽之,其雪夜访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到 门而不必见其人,表现了高逸的情致,后以为思友的典故。

唐•杜甫 哭李尚书》:“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唐•李端《冬夜寄韩弇.•“兴 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宋•陆游《题莹上人二画》天地又秋风,溪 山忆剡中。”。

2.请问有“忆”字的诗词

暗香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 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 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 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 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 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

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倾杯】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

空目断、远峰凝碧。 【引驾行】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

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江城子 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蝶恋花 华外寒鸡天欲曙。

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归自谣 何处笛?终夜梦魂情脉脉。

竹风榈雨寒窗滴。 离人数岁无消息。

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喜迁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乡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华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鹊踏枝 风荡春云罗衫薄,难得轻阴,芳事休闲却。几日啼鹃花又落,绿笺莫忘深深约。

老去吟情浑寂寞,细雨檐花,空忆灯前酌。隔院玉箫声乍作,眼前何物供哀乐? 鹧鸪天 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望海潮 洛阳怀古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 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蝶恋花 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呃,太多了,我只选了一部分词……。

3.诗名里带亿字的诗词有哪些

《忆江南·江南忆》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王孙 次重阳韵》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方知口是是非门。紧闭牢藏舌祸根。训我无言更不论。削迷昏。性命

《忆云之》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

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

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

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

中庭草木春,历乱递相扰。奇树花冥冥,竹竿凤褭褭。

幽芳被兰径,安得寄天杪。万里潇湘魂,夜夜南枝鸟。

《春晚忆故人》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卷琴书又草庐。

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4.求带有思念的长调宋词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玉楼春(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彩云归(柳永)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堪伤。

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水龙吟(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浪淘沙(纳兰性德)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河传(纳兰性德)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莺啼序(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躲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诉衷情(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踏莎行(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 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销,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 天涯地角寻思遍。摸鱼儿(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带“历”字的诗词,或是名句都可以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张廷玉《明史》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

遍历名山,博采方术。——前蜀·杜光庭《李筌》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孟子》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韩愈文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楚辞》

历象日月星辰。——《汉书》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又如:历然在目

赤垆历强肥。——《管子·地员》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