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不分好坏的诗句

1.形容好坏不分的成语有哪些

[玉石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

[瓦玉集糅] 糅:混杂。瓦和玉混杂在一起抄。比喻好坏不分。

[泾渭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袭。

[玉石俱焚] 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2113坏,一同消灭。

[清浊同流]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5261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4102。

[生死与共] 形容情谊极深。

[天公地道]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1653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形容“好坏不分”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好坏不分”的成语有:不识好歹、混淆黑白、是非不分、道长争短、泾渭不分

1、不识好歹[bù shí hǎo dǎi]:不知好坏。 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2、混淆黑白[hùn xiáo hēi bái]: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混)淆;清浊同源。”

3、是非不分[shì fēi bù fēn]: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4、道长争短[dào cháng zhēng duǎn]:指评论好坏是非。

[出处]林如稷《将过去》:“你近来怎么这样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从前爱闹爱道长争短,现在只是死呆呆不爱说话?”

5、泾渭不分[jīng wèi bù fēn]:泾水和渭水清浊不分。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出处]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获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3.描写善恶不分的古诗句

杜甫的《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诗的大意是说:回忆曾经游览过的寺庙,怜爱再次欣赏的小桥。

美好的江山好像在那儿等着我,花儿绽开笑脸、绿柳扭动腰肢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清晨,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由衷感叹:颠簸在外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里,我还能往哪里去呢?从表面上看,诗人表现的是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赞美,抒发的是游览山水的轻松愉快之情。然而,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结合诗人的坎坷经历,再仔细推究诗句的弦外之音,我们发现诗人的着眼点并不是山川景物,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

本诗写于诗人流落西南之时,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样的背景下,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志向却又穷困潦倒的诗人,故地重游,该会感慨万千的吧?“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与其说是对自然的依附感亲切感,不如说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慨: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人世间是无情的、偏私的。

这里,赞美自然风物不过是个凭借,诗人笔触指向的是善恶不分、世态炎凉的严酷现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