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足迹的诗词脚踏实地踏雪无痕挨山塞海 比肩叠迹稳重沉甸甸请看看下面的一些话语 自己提取一些对你有用的词语 漫长悠远 永恒 无数的脚印就是生命的诠释当你呱呱落地时那出生的档案里就印下你第一个清晰的足迹.当你蹒跚学路时泥土里就有你的足迹,那山坡上第一朵迎春花吐蕊就是你留下观赏和采撷的足迹;那校园里图书室内留下了你思索与收获的足迹;潺潺流动的小河边有你彷徨留连的足迹;大海边有你前行和退缩的足迹.岁月留下的人生足迹,画出了我的生命轨迹,每一段轨迹都蕴涵着丰富的故事,其中的意味深长只有自己回味,其中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品尝,也许甜蜜,也许苦涩,也许激越,也许恬淡;也许灿烂,也许单调;也许平坦畅通,也许荆棘满地. 岁月留下的人生足迹,是我写下的一段肺腑之言,是我记下的一段久远回忆,是我寻览的一个旧日美梦,是我寄托的一片深沉思念.是我道出的一番人生感悟.每一寸心思,每一分记忆都是我编织的遐思梦幻;所有的思念和牵挂,装点在我孤寂的灵魂中;所有的泪痕和忧伤,镶嵌在我心里的最深处. 岁月的溪流缓缓流淌,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一天天,一年年,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当我有一天暮然回首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足迹,一个脚印就是一页历史,人生之路留下脚印一串串……。 2.形容伟人的诗句有哪些及时雨宋江 调寄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 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待土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 及时甘雨四方称。 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玉麒麟卢俊义 调寄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 威风凛,仪表似天神。 义胆忠肝贯日,吐虹蜺志气凌云。 驰声誉北京城内,元是富豪门。 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 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 慷慨名扬宇宙,论英雄播满乾坤。 卢员外双名俊义,河北玉麒麟。 智多星吴用 调寄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 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入云龙公孙胜 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 腰系杂色采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 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 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 大刀关胜 调寄 汉国功臣苗裔,三分良将玄孙。 绣旗飘挂动天兵,金甲绿袍相称。 赤兔马腾腾紫雾,青龙刀凛凛寒冰。 蒲东郡内产英雄,义勇大刀关胜。 豹子头林冲 调寄 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 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 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 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霹雳火秦明 调寄 盔上红缨飘烈焰,锦袍血染猩猩, 狮蛮宝带束金鞓。 云根靴抹绿,龟背铠堆银。 坐下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铜钉, 怒时两目便圆睁。 性如霹雳火,虎将是秦明。 双鞭呼延灼 调寄 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 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惯经战阵。 仗剑能探虎穴,弯弓解射雕群。 将军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小李广花荣 调寄 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 细腰宽膀似猿形。 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 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 雕翎箭发进寒星。 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小旋风柴进 调寄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风子龙孙。 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待客一团和气,挥金满面阳春。 能文会武孟尝君,小旋风聪明柴进。 扑天雕李应 调寄 鹘眼鹰睛头似虎,燕颔猿臂狼腰, 疏财仗义结英豪。 爱骑雪白马,喜着绛红袍。 背上飞刀藏五把,点钢枪斜嵌银条。 性刚谁敢犯分毫。 李应真壮士,名号扑天雕。 美髯公朱仝 调寄 义胆忠肝豪杰,胸中武艺精通, 超群出众果英雄。 弯弓能射虎,提剑可诛龙。 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凛凛威风。 面如重枣色通红。 云长重出世,人号美髯公。 花和尚鲁智深 调寄 自从落发阐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 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 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行者武松 调寄 直裰冷披黑雾,戒箍光射秋霜。 额前剪发拂眉长,脑后护头齐项。 顶骨数珠烁白,杂绒条结微黄。 钢刀两口并寒光,行者武松形像。 双枪将董平 两面旗牌耀日明,简银铁铠似霜凝。 水磨凤翅头盔白,锦绣麒麟战袄青。 一对白龙争上下,两条银蟒递飞腾。 河东英勇风流将。能使双枪是董平。 没羽箭张清 水调歌 头巾掩映茜红缨,狼腰猿臂体彪形。 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侧坐,青骢玉勒马轻迎。 葵花宝镫,振响熟铜铃。 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 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 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 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 但着处,命归空。 东晶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青面兽杨志 调寄 曾向京师为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 虹霓气逼牛斗寒。 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 虎体狼腰猿臂健,胯龙驹稳坐雕鞍。 英雄声价满梁山, 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 金枪手徐宁 调寄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 弯弯两道卧虫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吓,乌巾斜带花枝。 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急先锋索超 调寄 耀日兜鍪晃晃,连环铁甲重重。 团花点翠锦袍红,金带鈒成双凤。 鹊画弓藏袋内,狼牙箭插壶中。 雕鞍稳定五花龙,大斧手中摩弄。 神行太保戴宗 调寄 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身材, 皂纱巾畔翠花开。 黄旗书冷字,红事映宣牌。 两只脚行千里路,罗衫常惹尘埃, 程途八百去还来。 神行真太保,院长戴宗才。 黑旋风李逵 调寄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杀下云梯。 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九纹龙史进 调寄 久在华州城外住,旧时原是庄农, 学成武艺惯心胸。 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 体挂连环铁铠,战袍风飐猩红, 雕青镌玉更玲珑。 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 3.描写伟人的诗句李白《赠汪伦》 名人:李白,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刘禹锡《乌衣巷》 名人:王导,谢安 朱雀桥边野草生,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赤壁》 名人:周瑜,大乔,小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赵翼《诗论》 名人:李白,杜甫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昌龄《出塞》 名人:卫青,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赞美伟人的诗句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撰写的读书联,说的是西楚霸王灭秦和勾践卧薪尝胆灭吴。为表达他读书创作《聊斋志异》不达目的不甘休的意志与决心,用项羽大破秦兵和勾践天吴雪耻的史事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 唐诗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哲人云亡”,“将是遽陨”,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 5.寻找名人的足迹李白的足迹 安徽 徐而缓 今年(指2012年)是李白诞生1310周年。 公元702年,有“诗仙”、“酒仙”、“谪仙”美誉的大诗人李白,出生在唐辖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安西都护府包括波斯(今伊朗)、里海以东广大的中亚地区,以及唐太宗于公元640年所灭的高昌国的版图;公元657年所平定的西突厥版图;于田以西、波斯以东的河中地区;原吐火鲁分置的十六都督府,及州县、军府等大片地区。 碎叶城位于中亚楚河流域,可以称得上是唐朝在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我国,甚至四、五岁的孩子也能背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所思的故乡是碎叶城。 从幼年时离开碎叶城,到病死安徽当涂,李白再也没有回过碎叶城。在吟咏这首《静夜思》的时候,我们谁又真正体会到了李白灵魂深处埋藏的疼痛?! 我们不知道,李白属于哪一个民族。 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史书上也没有注明李白是不是属于“汉族”。 这一点,我们已经无法查证。如果从他的出生地,和他一生都酷爱喝酒这两方面来看,李白应该属于少数民族。 李白之 “李”,很可能因为祖上对李唐王朝有功,蒙赐姓“李”的。他是什么民族、什么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以及他极富传奇特色的一生。 李白幼时,随其父迁入四川。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十岁时就已经“通诗书”,称得上是“少年才子”。 等到他长大后,就隐居在四川岷山。李白天性豪爽,轻财重施,极有个性。 当时,李白知道朝廷在四川各地都设有招收人才的考试点。但是,他却不去参加那些考试——李白为什么不去参加那样的考试呢?原来,除这种考试外,唐朝还有设有“超拔群类科”,只要你智识才艺超群,大唐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 所以,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李白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将心思放在“纵横术”、“剑术”、“交朋结友”、“纵情山水”上。 天宝年初,李白沿长江而下,到了浙江会稽,并与当地一个叫“吴筠”的人,关系很好。 吴筠奉诏来到京城,李白就与吴筠一起,来到了长安。这次到长安,是李白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他诗酒风流,天下闻名。 到了长安后,李白前去拜见当时声名显赫的贺知章。 正是这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贺知章,对李白的一生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官到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太子侍读、工部侍郎、秘书监等职,说得更清楚些:此人曾当过皇帝老子的老师!《新唐书》载:此人晚年尤其“诞放”,“遨戏里巷”,“善草隶”,“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贺知章因为梦中到过“帝居”,而且一梦数日才醒,醒后,就请求“还乡里”、“为道士”,皇帝“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与太子百官饯送”——这是一个全身而退的朝廷高官!同时,他又是一个通晓音律、长于书法、诗酒风流的奇人。 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诗词文章之后,大为惊叹,说:“地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才呢?这样的奇才只应该天上才有哇!你真是从天上发配到人间的‘谪仙人’哪!” 贺知章不只对李白这么说,对玄宗皇帝,他也这么说了。唐玄宗听了,大为惊奇,就把李太白召上金銮殿,与他谈国事,并让他当面写文章。 李白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就这样,李白从一个山林隐士,直接进入了士大夫阶层。——一个人有了真正的才能,是谁也无法阻挡得住的。 李白的才能不容置疑,但李白的成名,贺知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叫“贵人相助”罢! 如果有兴趣,我们还可以研究研究李白的“社会公关学”——李白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诗人,还是一个极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当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太监除外),谁都把李白当朋友。上到皇帝,以及皇帝的老师;中到文武百官(如丞相裴政,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下到平民百姓(如汪伦),李白都可以与他们相处得很好。 李白供奉翰林院大学士之后,还是和当初一样,以酒为乐。常常和一些长于饮酒的朋友在长安的大街上喝酒,并且经常醉倒在饭店、茶楼、酒肆甚至大街上。 有一次,唐玄宗在沉香亭游玩,忽然感觉有些诗意、乐意,就让人把李白叫来,为自己的这些想法做出一些合乎音乐、诗文的作品。而李白却在长安街上喝得酩酊大醉。 人们没有办法,只好把他携进宫来,帮着他招了些水,把脸随便洗了洗。他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 而那篇文章却写得“婉丽精切”,无与伦比。唐玄宗极爱其才,多次设宴招待他。 有一回。李白又在皇宫里伴侍皇帝,喝得醉了,就叫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给他脱靴,让贵妃娘娘杨玉环为其托墨。 演绎出了一出《李白戏权贵》的好戏。那杨贵妃倒还没什么意见,高力士却引以为耻,就找了个机会,将李白的一些诗句摘录下来(“寻章摘句”就源于这类小人),曲解给杨贵妃听,说是李白做诗讽刺她,以激怒杨贵妃。 那女人却也糊涂,也不管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面露华容,群玉山头哪。 6.关于人生脚印的名人名言爱欣赏自己脚印的人只会在原地兜圈子。—— 沿着别人的脚印行进并不困难,为自己开拓道路要困难得多,但也光荣得多。—— 科拉斯 脚印名言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郎贾罗 万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稳定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情是没法超越的,不是你想多快就能多快。—— 万科公司董事长 王石 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余秋雨 《收藏昨天》 关于脚印的名言 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斗志。雄心斗志需要有步骤地,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 7.寻找名人的足迹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李白不愿应试作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其年轻时已经唱响天下,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可历史上没有韩荆州对于李白的回复,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杜甫《饮中八仙》里就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奇句。 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一说喝醉了酒,在水中捞月亮而死。 李白的诗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游侠、剑客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更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句。 杜甫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白年谱】 七零一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字太白。 其生地尚无确说。从小居住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七一零年 (睿宗景云元年) 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七一二年 (玄宗先天元年) 八月改元,玄宗即位。李白十二岁。 七一八年 (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七二零年 (开元八年) 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 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七二一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 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是年王维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七二四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 结识孟浩然。 七二七年(开元十五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秋,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