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苏区精神的诗句

1.形容革命的诗句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

“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1928年2月8日被捕,次日即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杨超《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员。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

===========================周文雍《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928年春,他和爱人陈铁军同志不幸被捕牺牲。

这首诗是文雍同志写在监狱的墙壁上的。 ===========================彭湃《起义歌》我们大家来起义,消灭恶势力!如今大革命,反封建,分田地,坚决来斗争,建设苏维埃!工农来专政,实行共产制,人类庆大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最后成功!彭湃(1896-1929):广东海丰人,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9年 8月在上海被捕,不久在龙华被害。 ===========================吉鸿昌《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员。

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1934年 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刘伯坚《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1935年3月11日由大庾县狱中带脚镣经大街移囚绥署候审室)刘伯坚(1895-1935年),四川省平昌人。

1920年赴欧,在比利时、巴黎勤工俭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与**、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员。

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被推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1926年他在苏联接待冯玉祥,并受其邀,回国参加了西北军。

1927年,冯玉祥与**分手,刘伯坚也被“礼送”到武汉。随后,再度赴苏,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等一同学习。

1931年,刘伯坚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军委秘书长、红军党校政治部主任。其间成功策反被**收编调到江西“剿共”的西北军主力第二十六路军,使该部17万人在宁都暴动,并编为红五军团,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的该部队成为中央红军的主力之一。

红军主力长征,刘伯坚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初,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受伤被俘。

3月21日被敌人杀害。 ===========================方志敏《诗一首》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

1931年,在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一路军歌》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员。

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在蒙江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

===========================叶挺《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员。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6年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许晓轩《吊许建业烈士》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许晓轩:江苏无锡人,**员。1949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杀害。

===========================赵一曼《滨江抒怀》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1905-1936年),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淑宁。

四川省宜宾县人。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

1926。

2.我为苏区作贡献为主题的作文或诗歌

他叫弗兰克,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 “ 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责任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储户失去了存款: “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 —— 人格的伟大。

20 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他轻叹,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的存在,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 “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 但他回答: “ 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 ”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 ”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我应该还钱。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寄出最后一笔 “ 债务 ” 时。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这就是责任,逃匿了

3.描写长征的名句

描写红军长征的诗句,关于长征的句子 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王东保 1985年5月29日 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何郝炬 1985年5月 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冯建吴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廖志高 1951年4月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962年4月20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 1951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 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 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 1980年2月16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年5月29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 1979年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叶介吾 1979年 忆秦娥 ·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江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往苍龙? 十六字另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红军东征诗(一九三六年) 一 红旗高举映飘飘, 杀敌歌声入九霄。

欲问赤麾何所指, 东征抗日斩龟蛟。 二 大军日日向东行, 直指黄河问渡津。

为避敌机免暴露, 黄昏奔路月轮亲。 三 沿路经过尽苏区, 柴米油盐有应支。

打扫房庭烧热炕, 问寒问暖抚戎衣。 四 北上红军阳月来, 新正又向渡头开。

雄师抗日抚民愿, 还我河山扫劫灰。 1.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2.红军长征途中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催化剂。

3.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4.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5.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70年前的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6.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7.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4.有哪些词语可以赞美方志敏

中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养孕育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优良革命传统,诸如建党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是从重大史实层面而言的;还有从人物层面而言的精神丰碑,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孔繁森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等。

方志敏精神就是这一精神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方志敏精神本质上是中国**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鲜血和生命孕育而成的一种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中国**长期以来构筑的优良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文道德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是中华优秀儿女和中国**人留给历史和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5.急求求几篇弘扬长征精神的诗歌或散文

长征礼赞 雪山日夜被你照耀 草地时时为你燃烧 你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你是华夏儿女的自豪 四渡赤水建奇功 飞夺泸定扬神勇 你是万花丛中的雪绒花 你是百里奚中的玉娇龙 乌蒙磅礴扑面来 五岭逶迤何所惧 你是我永远仰视的丰碑 你是我永远珍藏的玫瑰 万里长征脚下踩 千山万水等闲过 你是信念书写的不朽峰巅 你是红军吟唱的亘古诗篇 大渡河呀 日夜思念为你献身的英雄 金沙水呀 天天缅怀为你奋战的英灵 给我世代滋养的长征 你是我永远吟唱的诗行 给我启迪给我指引的长征 你是我永远品读的乐章 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了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远征。

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历经两年最终到达甘肃会宁,成功会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80年的风雨历程已经过去,但是英雄们无畏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依旧存于我们心中,万里长征依旧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一首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一座永远屹立不朽的丰碑。

2014年底,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80周年暨《烈火忠魂》在京首发的座谈会。不仅深切缅怀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也纪念了许许多多留守中央苏区浴血坚持革命斗争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除了座谈会,电影《长征》、《万水千山》,歌曲《闪闪的红星》、《十送红军》还有**的部分诗词等许多经典影片和诗歌也都记录了红军的伟大壮举,讴歌了长征精神,说明了我们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夹金山是红军爬的第一座雪山,当地群众说它是神鸟也飞不过的神山,陈伯钧上将在日记中也记着那时的情景:山头空气稀薄,北风时起,行人过之,稍不注意,便有晕厥之虞。

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座座高耸入云的雪山,还有刀割一般的寒风;脚踩坑坑洼洼实为泥质沼泽的草地。草甸之下,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鸟兽绝迹,人烟荒芜,就连路都没有,只有茫茫无限,一不小心就会葬身泥潭……当然还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夜和嚼草根、煮皮带、吃树皮的生活。这些“天险”都被坚强的红军征服了。

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他们咬着牙挺过来了,在这段路上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七律长征》写的多么振奋人心,是呀,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漫漫征途,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虽然曾经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长征精神是无法磨灭的。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躯体,却埋藏不了满腔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吞噬了身躯,却掩藏不住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打穿了肉体,却夺不去永恒的精神!这是乐于吃苦、勇于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精神;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红军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仍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像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激励着我们。

二万五千里的奔波,也是二万五千里的意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和可歌可泣的故事,现如今,我们也在继续谱写演绎着长征精神。被誉为当代徐霞客的旅行家于利祥,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探求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之道,从1998年开始他毅然走上了追踪中华历史遗存、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道路。

至2005年10月22日,自费110多万元,累计用了整整四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孤身一人,行程九万余里,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系统地追踪、考察、采访了长征路线以及红军西路军的喋血征程,现场拍摄长征遗存图片2万多张,寻访老红军数十人,写日记及相关资料80多万字。《烈火忠魂——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烈士》一书是广东党史人物研究和中央苏区历史研究的又一重要新成果。

罗屏汉、张瑾瑜在中央苏区史、红军长征史以及南方游击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央红军长征后,罗屏汉、张瑾瑜奉命留下坚持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分别担任中共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中共赣南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为掩护中央分局突围而英勇牺牲。

还有桑兰,这位正值年轻的美丽女孩,这位曾被国人和体操界认可的明日之星却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正当国人对她的未来倍感担忧之时,桑兰凭借自己顽强、乐观、坚强、勇敢的心态,用“桑兰氏微笑”感动了周遭的所有人,用她自己的行动和事迹感染着整个世界。他们都完美的诠释和发扬了长征精神。

人生就像一条长征路,一条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注定要走的路。能否走好这条路,能否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是对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考验。

从红军长征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中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怨无悔的气概和为理想而拼搏的勇气就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就像司马迁饱受屈辱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仍能抚着琴键谱出优美的惊世曲调一样,只有历经磨难。

6.《七律 长征》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后面几句几乎都是: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些都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艰难险阻之处。

7.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诗歌,不要那种常见的

翻过六十七张历史厚重的扉页,应该记得那段带有刺骨朔风的峥嵘岁月,沿着风雨飘摇的红色轨迹,一种金戈铁马般的呐喊,开始在我的耳膜边一点点萌生。

那时的天穹不曾苏醒,那时的土地布满伤痕,那时的面孔只剩下麻木,徘徊于亡国灭种的边缘;生耶?死耶?和耶?战耶?我最最挚爱的兄弟姐妹,以先锋的姿态连同悲昂壮烈的呼吸,叩问灵魂。

从北平、从天津、从东北、从年轻的心脏,迸发出长夜不息的响雷,洞穿了无数炽热的胸腔,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站起来,你可看见地下奔涌的岩浆,亘古昭示着铿锵的誓言:还我河山,在这个太阳升起的国度里,一场关于血与火的虔诚洗礼,升华!!!

以浩气锤炼飒飒长剑,以碧血铸就巍巍丰碑 。

扩展资料: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二·九运动

8.()()解围成语赞美文章写得好的诗句

《红梅》是陈毅《冬夜杂咏》中的一首: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歌颂了梅花坚贞不屈的性格.《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一九三六年四月,他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十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上敌人搜山,他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围山搜捕一直到天黑才伪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同志用刀在陡坡上开出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后来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再次搜山,一直围搜“二十余日”才“解围”.这三首诗就是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参考以上两个材料,你会写出一篇好文章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