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的发展分哪几个时期人们将唐诗的流变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 初唐,是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前后约九十四年。这是唐诗的开创时期,即唐代诗人由最初承袭齐梁余绪到变革诗风,走出新路子的时期。这期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等,在转变诗风上起着重要作用;而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则完成了律体的建设,他们从不同方面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出现作了准备。 盛唐,是指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元年,前后五十二年左右。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顶峰。诗坛上百花吐艳,名家如林。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还有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都活动在这个时期。 中唐,是从代宗大历元年至穆宗长庆四年,这五十八年里,前三十年唐王朝处于大乱过后的萧条时期,诗坛上很不景气。而后,诗歌创作又出现活跃的景象,著名的诗人成群涌现:有发扬杜甫写实精神的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有开创奇险生新风格的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还有学习巴楚民歌的刘禹锡和借山水以抒幽愤的柳宗元,他们像夜空的繁星,各以自己的灿烂光辉,互相辉映,组成了一个璀璨美丽的诗坛,形成唐诗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晚唐,是从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末,前后长达八十余年。随着国势的衰危动乱,风格面貌也有很大的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发展,但无论写忧国忧民,或写爱情生活,都有相当浓厚的感伤情调。唐末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在黄巢起义前后写的一些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感情激愤,锋芒尖锐,从他们的诗中,我们看见了唐朝国势摇摇欲坠的景象。 2.古诗开始的年代古诗是从上古时候开始的。上古有“断竹,续肉”(还有两句记不清了)的古诗。具体的情况可以参看沈德潜的《古诗源》。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 远古时代:五帝 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 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 如果说是古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应该是最早的。而五言古诗则出现在汉代。晋代后才出现了七言古诗。 3.古诗,填空,诗人,求帮助写出5首古诗(随便,最好简单),写歌二首作者:司马相如 年代: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七步诗作者:曹植 年代:魏晋 体裁:五古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情诗作者:曹植 年代:魏晋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幽恨诗作者:安邑坊女 年代:唐 体裁:五绝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母别子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望采纳。 4.请问谁知道唐诗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四唐说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有其合理性,因为它确实勾勒了唐诗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 初唐:南朝宫体遗风尤在,多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题材狭窄。初唐四杰创新,陈子昂复汉风魏古,格律诗定型开始走向成熟。 盛唐:格律诗成熟,近体诗愈加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李白复古,杜甫开新。 中唐: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晚唐:精炼工巧,风韵流丽,滑熟轻艳,代表人小李杜。 5.唐诗分为几个时期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6.有关古诗年代的~·1长歌行(汉代乐府) 2七步诗(曹植)三国.魏 出塞(王昌龄690-756)唐代 春夜喜雨(杜甫公元712-770年)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代 示儿(陆游)宋代 菩萨蛮·大柏地(**)现代 中国历史朝代表 夏:约前2071-约前1600 商:约前1600-约前1046 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 东周:前770-前771 春秋: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汉:西汉: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7.古诗19首的创作年代《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8.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唐诗应该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吧? 就是不知到底是什么才符合“反映现实”? 我提四首: 初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千古流传的离别诗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京。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 当时边塞诗十分精彩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唐: 白居易的《新乐府》系列均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任意一首都可以。 杜牧的《泊秦淮》也不错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晚唐推荐秦韬玉的《贫女》,深刻反映了当时穷苦姑娘的生活。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急刻间就简单背了几首,背景怕记得不准,还是请其他人写吧。 或者网上查查资料应该有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