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宋词坛填词数量最多的人柳永(推测) 填词数量已不可考,按照历史贡献和“奉旨填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情况来看,极有可能是柳永,他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而且他至少活了60多岁,在古代也算是长寿了,有充足的创作时间。据《柳永全集》收录,柳永词现存211首。 辛弃疾(现存最多) 按照现存宋词数量最多来看,此人第一。辛弃疾是中国南宋的著名词人,现存词626首,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词中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统一国家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称他的词作“色笑如花,肝肠如火”。元大德年间编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存世,是辛词中较完备版本。 词与北宋的苏轼有“苏辛”之称,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 2.小学六下语文考级必背宋词哪几首必背宋词 1、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钗头凤 ( 宋)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6、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醉花阴·九日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1、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宋词两大流派的开创者分别是谁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两宋 既要考鼻祖,怎么可能找出宋代词人来。.. 豪放派当然是范仲淹 婉约派是温庭昀 以上两人皆是晚唐诗词皆工的人物。 五代的李煜年代还略早些, 其他大晏小晏,秦观,柳永大致是一个时期, 略晚南宋偏安后婉约词作当推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较早,其实苏轼也是官场失意,算不得就豪放;南渡偏安后,大量的豪放词人涌现,比如张孝祥,比如朱敦儒,比如陈亮,那些词作才叫振聋发聩。乱世才能出这样的词人。 此后有个集大成者的辛弃疾。但是他的词用李清照词论的说法是“故实”得过了份,而且开始有散文化倾向。 4.关于宋词 贺圣朝贺圣朝 词牌简介 【题考】 以“圣朝”一词为崇仰朝廷之词,多见唐人诗文中,如【旧唐书礼仪志】:“圣朝垂则,永播于方规。”杜审言诗:“圣朝尚边策,诏论兵戈偃。”张九龄诗:“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杜甫诗:“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贺圣朝]一调名,即昉于唐,为教坊曲。(见毛氏【填词名解】)又以张南史诗:“欣逢众君子,并立圣明朝”;“圣明”二字并用,因又名曰[贺明朝]。入宋,改称“熙朝”;如曾肇【贺明堂礼成肆赦表】:“讲兹钜典,属在熙朝。”陈师道【贺翰林曾学士】启:“鲁卫同升,亦熙朝之故事。”于是词谱新收,本调又有一体六十一字者,又名曰[贺熙朝],实皆同属一调也。 词牌格律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典范词作 贺圣朝 【宋】张先 淡黄衫子浓妆了。 步缕金鞋小。 爱来书幌绿窗前,半和娇笑。 谢家姊妹,诗名空杳。 何曾机巧。 争如奴道,春来情思,乱如芳草。 贺圣朝·留别 5.求《百官公卿表序》《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历代盛衰户口》《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易经》叙述宓羲、神农、黄帝等人制作政 教来教育百姓,而《左传》记述他们的官职,认 为宓羲是龙师名官,神农是火师火官,黄帝是云 师云官,少吴是鸟师鸟官。 自颛顼以来,为百姓 之长就封以官职的,有重黎、句芒、祝融、后 土、蓐收、玄冥等官,但这都是很早以前的事 了。《尚书》记载唐尧、虞舜的时候,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弄清自然的规律,把时令 节气告诉百姓询问四方诸侯,荐举贤才,兴利除 弊;十二州中,远近都能安和亲善;大禹任司空 时,平息了水患;弃任后稷官时,播种了各种农 作物;高任司徒时,传播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人伦;咎繇任士官时,制定了 墨、刖、劓、捌、宫、大辟等刑罚;垂任共工 时,好的工具都得到利用了;伯益任朕虞时,使 草木乌兽得以生养;伯夷任秩宗时,使天神、地 祇、人鬼之礼正规化;夔管音乐,使神与人和 睦;龙任纳言,使君主的诏令得到传递。 夏、殷 二朝设置官职的事在书传中不见记载,周朝的官 制则很齐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称为六卿,各 有职责分工,管理百事。 太师、太傅、太保,称 为三公,因他们为天子参谋,坐在朝中议论政 事,没有不总管之事,所以不用一个职务作为官 名。又立三少作为他们的副手,即少师、少傅、少保,称为孤卿,同六卿一同称九卿。 记载说三 公没有官位,有合适的人后再充任,舜对于尧, 伊尹对于汤,周公、召公对于周朝,就是这样 的。又有一种说法是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 主上,这才叫三公。 四岳即四方诸侯。自从周朝 衰落,官方的力量失去后各种职务乱成一团,战 国相争,各国都有变更。 秦朝兼并天下,建立皇 帝的称号,确立百官的职务。汉朝沿袭而不改, 明白简单,随时充实。 后来又多有改动。王莽篡 位,仰慕古代官制,却使官民不安,又多虐政, 终因天下大乱而灭亡。 所以简单列表举出大概, 以贯通古今,作为温故而知新。 相国、丞相,都是秦国官职,有金印、紫 绶,从天子承接旨意处理万事。 秦朝有左右二 相,高帝即位后,只设一个丞相,十一年后改名 相国,赐绿绶。惠帝、高后又置左右丞相,文帝 二年重置一个丞相。 有两名长史,受禄一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改名大司徒。 武帝元狩五年开始 设司直,受禄二千石,辅佐丞相、检举违法之 人。 太尉,秦朝官名,赐金印紫绶,掌管武事。 武帝建元二年不设。元狩四年开始设置大司马, 其上加将军之号。 宣帝地节三年设大司马,不 加将军之号,也无印绶和属官。成帝绥和元年 开始赐大司马金印紫绶,设置属官,俸禄同丞相 一样,去掉将军号。 哀帝建平二年又去掉大司 马印绶、属官,同以前一样加将军号。元寿二年 重又赐大司马印绶,设置官属,去将军号,职位 高于司徒。 有长史,俸禄一千石。 御史大夫,秦朝官名,居上卿之位,赐银印 青绶,主持副丞相的工作。 有两位副官,俸禄一 千石。其中一个叫中丞,在殿中兰台,掌管图籍 秘书,外面督导各部刺史,在内管理侍御史人员 十五人,接受公卿奏事,按照规章揭发罪恶。 成 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赐金印紫绶,俸禄同 丞相一样,像中丞一样设置长史,官职依旧。哀 帝建平二年恢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又改为 大司空,御史中丞改名御史长史。 侍御史因事而 设,着绣衣,出行讨伐奸猾之人,审理大案,为 武帝设置,不常有。 太傅,古代官名,高后元年开始设置,赐金 印紫绶。 后裁省掉,高后八年又设。后又裁减, 哀帝元寿二年又设。 地位高于三公。太师、太 保,都是古代官名,平帝元始元年一同设置, 赐金印紫绶。 太师地位高于太傅,太保低于太 傅。前后左右将军,都是周朝末期官名,秦朝加 以沿袭,居上卿位,赐金印紫绶。 汉朝不常设, 有时有前后将军,有时有左右将军,均掌管军队 以及四夷。有长史,俸禄一千石。 奉常,秦朝官名,掌管宗庙礼仪,有副官。 景帝中元六年改名太常。 属官有太乐、太祝、太 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位令丞,又有均官、都 水两位长丞,还有各庙和寝园食官令长丞,有厩 地的太宰、太祝令丞,五时各有一名尉。另外博 士及各陵县都归属于它。 景帝中元六年改太祝名 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庙祀,开始设置太 卜。博士,秦朝官名,负责通晓古今之人,俸禄 同为六百石,人员多时有数十人.武帝建元五 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渐渐 增至十二人。 元帝永光元年把各陵邑分归属三 辅。王莽改太常为秩宗。 郎中令,秦朝官名,掌管宫殿侧门,有副 官。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禄勋。 属官有大夫、郎、谒者,都是秦官。另外期门、羽林都归属 它。 大夫掌管论议,分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 夫,都无定员,多时有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 开始设置谏大夫,俸禄达八百石,太初元年改中 大夫名为光禄大夫,俸禄达二千石,太中大夫俸 禄仍为一千石。 郎掌管宫门,皇帝出行时随驾充 任车骑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都无定 员,多时有一千人。议郎、中郎俸禄达六百石, 侍郎四百石,郎中三百石。 中郎有五官、左、右 三将,俸禄达二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 俸禄都有一千石。 6.柳永的《凤栖梧》和欧阳修的《蝶恋花》到底是谁COPY谁的呀你好,这是有关于文献学方面校雠的问题。 考异 ( 唐圭璋先生,宋词四考-宋词互见考。) 唐先生云:『案以上二阙柳永词,见乐章集,又误入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琴趣外编,毛本六一词删之,是也。 』 (学生书局本45页。) 他人注解: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学界推为万世鸿功,所据可信。毛本即所谓毛晋汲古阁刊本,乃明刊本。所依时代早,亦可信。 正误 今所见最大宗错误之来乃人间词化之三境界中所言:『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人间词话第26条,节录。) 他人注解:今人校注人间词话,多所正误,不赘述。再举一旁证: 王国维先生校辑南唐二主词时,竟将晏殊名作『无可奈何花落去』一阙编入,延旧书之误,不足征信。 由此推断,宜做柳永词为佳,然千年公案,不易查索,仆亦只敢云「宜做」而已。解释如上,烦查照。 发问者所引恐乃柳永词的异文而已。 有宋一朝,欧阳文忠词最杂舛,混入大量别人作品令人疑惑。比如次入冯延己阳春集十首以上,包括著名的庭院深深一阙。又如版主所举之柳永词,其实欧阳修也写过大亮艳词比如:「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等。 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提出几种说法,其中可信的是欧阳修的政敌等人为攻击欧阳修而编入以污蔑。 自明朝以来,杨慎曾替其辩为欧阳文忠公作,目的在为其开脱,证明其非是私奔作品。后来许多人亦从其说,而今作者犹纷纷。 (详见中华书局本朱淑真集校注,其实若证明是朱淑真作,亦不能以此诬其失节。) 基本上这一阙是柳词,已经没有太大的异议了。所以以后引用可以放心写明柳永。至于词牌,基本上已经见怪不怪,词牌别名有的多至五六种,比如贺铸的东山乐府以变化词牌名称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