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找到事物的源头诗句

1.形容源头的词语

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出处:《人民日报》1959.10.12:“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使之能够继续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处:《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溯流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出处:清·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沿波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2.形容探索的诗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释义:

汴水往东流去,河水泛着很细的水波纹,清清的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的春色。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

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释义:

苏州司业的诗歌久负盛名,人人称赞他的乐府高妙入神。看似寻常实际最奇崛,写成好像容易却饱含艰辛。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释义: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节选)先秦:屈原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释义:

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我本想在灵琐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经暮色苍茫。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3.形容找到了事情的来源的成语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示例】: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个~。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

【近义词】:真相大白、原形毕露

【反义词】:匿影藏形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