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的音律指的是什么按音律的古代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分为:1、五律:即一句五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2、七律:即一句七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排律:即可以是五言排律,可以是七言排律。排律至少十句以上。排律用韵必须是整数,如十韵、三十六韵等。 绝句分古绝、律绝二类: 入律的绝句:可写五言律绝,可写七言律绝。四句,叶平韵。(注意:绝句分古绝、律绝二类,这里说律绝)绝句特殊,分二类,一类是用律句的律绝,一类是不用律句的古绝。用律句的律绝,划为律诗,用律句的古绝划为古体。大部份书上就叫绝句,不分律体古体的。 凡叶平声韵的,一定是律绝,凡叶仄声韵的,一定是古体。另外,一般来说,五言绝句人们喜用古体,七言绝句人们喜用律体。 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详细可以看下《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於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二章 诗律 第三章 词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2.怎样划分诗句节奏古诗节奏划分 一、古诗的自然声律节奏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单音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古诗的意义结构 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 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把两种形式错综起来使用。 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三、一般如何划分古诗节奏 ⑴找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这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 ⑵其他音节,只要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 诗歌节奏划分 1、根据词或词组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单个的词或意思紧密的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意思紧密就是不能拆开来读,如果拆开读听起来就会显得不连贯,缺乏诗的韵律。 如: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王家新《在山的那一边》 ) 2、根据意思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相对独立,是指在诗句中可以单独拿出来,表示一个意思。 如: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流沙河《理想》) 3.、综合词、词组和意思来划分。 这种方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也最实用。因为在具体的诗句中,各种情形都会碰到,因此,只有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划分节奏才能得心应手。 4.朗读划分。 在划分完节奏后,读一读,体会一下根据划分的节奏读下来,意思有没有读破,即我们常说的读破句,检验的方法是根据划f分的节奏读下来,揣摩一下别人能否听懂(或者干脆读给他人听一下),如果能听懂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有误。首先,你要看看诗句里面词语的词性。是根据字词的词性不同来划分节奏的。 比如名词与动词相接,那么断句就在名词与动词之间;以此类推,状语、介词、定语等等诸多词性不同的字词就可以在中间断句。 还有一些诗句的节奏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有一些诗词的感情重些,那么读的时候就可以稍微把一些字词语调拉长些; 感情比较轻快的,那么可以把字词的语调读得稍微轻短些。 3.古诗词韵律指什么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4.十首古诗的节奏划分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出处:《稼轩长短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如何划分古诗句的节奏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ggnpqh 如何划分现代诗的节奏.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诗歌中的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以便把诗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在平时的考试中,同学们会遇到给诗歌划分节奏的试题。 不少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划分节奏的方法,只好凭感觉来划分,以至于划分后的答案是对还是错,心中没底。这里我们结合教材实例介绍划分节奏的常用方法。 1.根据词或词组划分。一般来说,一个单个的词或意思紧密的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意思紧密就是不能拆开来读,如果拆开读听起来就会显得不连贯,缺乏诗的韵律。 如: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王家新《在山的那一边》上句中,“于是”一词,后面有逗号,本身就表示停顿,也即一个节奏,所以不必再划分;“怀”和“着”分别是动词和助词,但它们意思联系紧密,表示一种状态,不能拆开,应看作一个整体,构成一个节奏;“一种”是一个数量词组,也是一个节奏。“隐秘的”是由形容词“隐秘”和助词“的”构成的意思紧密的词组,不便拆开,应看作一个整体,构成一个节奏。 “想望”是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也是一个节奏。下句中,“有一天”是一个意思紧密的词组,构成一个节奏;“我”“终于”分别是代词和时间副词,它们分别表示一个节奏;“爬上”是一个动词,和它后面的助词“了”意思紧密,表示一个完整的。 6.划分诗歌节奏有哪些基本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 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例⒉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 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 七、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例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例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 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划分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例⒊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犬",修饰动词"作",即"像狗一样"。 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划分为:其一犬╱坐于前。 下面提供一些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供参考: 一、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 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借助古汉语中多单节词,做好停顿。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借助词的古今义做好停顿。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这句的朗读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如:可以一战。“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以”,朗读时的节奏为:可/以一战。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后稍加停顿。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如还有: (。 7.古诗文节奏划分,释意自己的理解,如不满意,可以另觅佳意。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道离的远么?我想得到仁道的时候,仁道已经到了。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笑话他缺了牙齿,说,就像狗洞大开着。上九,潜龙勿用:初九,潜龙勿用,指事物在力量薄弱阶段不要轻举妄动。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片土地,好的和坏的交错在一起,上供所有的,有好的橘柚,也有苞茅这些东西。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手拿玉如意,潇洒的指挥着,满座皆惊;端着酒器,喝得畅快淋漓,千杯也不醉啊。 8.怎么样划分诗歌的节奏4字的诗句,2字停一下; 5字的诗句,前2字停一下最后3个字结束; 7字的诗句,前2字停一下,中间的2字停一下,最后3个字结束. 对新诗音步划分: 1、共有四种音步:二字音步和三字音步是基本音步,一字音步和四字音步是辅助音步。 2、新诗音步划分遵循这几个原则:一是主要按词的意义和语法来分,二是有少量诗句朗读停顿与语法、内容停顿不一样,这时候要适当照顾到朗读停顿。三是尽量划成二字音步和三字音步的基本音步。从这三个原则,可以推导出一些具体规定,如:虚词(如“不但”、“那”、“所”)、助词(如“的”)一般不单独划成一个音步,而是与其前或其后的实词划在一起;“一无所有”这样全由实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应划成两个二字音步,只有“是白石的”这类含有虚词、助词的四个字才有必要划成一个四字音步等等。 9.古诗文节奏划分,释意自己的理解,如不满意,可以另觅佳意。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道离的远么?我想得到仁道的时候,仁道已经到了。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笑话他缺了牙齿,说,就像狗洞大开着。上九,潜龙勿用:初九,潜龙勿用,指事物在力量薄弱阶段不要轻举妄动。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片土地,好的和坏的交错在一起,上供所有的,有好的橘柚,也有苞茅这些东西。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手拿玉如意,潇洒的指挥着,满座皆惊;端着酒器,喝得畅快淋漓,千杯也不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