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反映百姓饥寒交迫的宋词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④翠暮, 参差⑤十万家。 云树⑥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⑦无涯。 市列珠玑⑧,户盈⑨罗绮,竞豪奢。 重湖⑩叠巘⑾清嘉⑿,有三秋⒀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⒁弄晴,菱歌泛夜⒂,嬉嬉钓叟莲娃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⒄。 异日图将好景,归向凤池夸⒅。 注释: 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都、令稽为三吴。 都会:大都市; 风帘:挡风作的帘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珠玑:珍宝。 盈:充满,言其多。 重湖:这里指西湖。 巘(yan)小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嘉,一般作“佳”。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这里泛指乐器。 泛夜:指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莲娃:采莲的姑娘。 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 装饰:这里指大宫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赏析: 用尽铺张手法,写尽人间天堂之美景,一派繁华景象。虽不脱歌功颂德的俗套,但下笔点染时字字句句新鲜别致,另有一种清新气息,都说是美景如画,但这般景致恐怕是用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出,不如搁笔而归,找一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地小酌赏景,才不辜负了这满目画图给捉的美景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是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形容饥饿的古诗有哪些1、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释义: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2、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先秦《诗经 采薇》 释义:心中忧虑如烈火焚烧,加上饥饿口渴交实在难忍。 3、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释义: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4、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唐代:杜甫《狂夫》 释义:当了大官的朋友人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5、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宋代: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释义: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飞舞。 6、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魏晋:曹操《苦寒行》 释义: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天,人和马都又渴又饥。 7、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魏晋: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释义:一个妇人面带饥黄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 8、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唐代:陈陶《游子吟》 释义:北风呼啸而没有多余的衣物御寒,奴仆跟马匹都是饥寒交迫。 9、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唐代:曹邺《官仓鼠》 释义: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 10、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唐代:韦应物《观田家》 释义: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