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娇羞的诗句《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容美女的诗句有: 手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白居易《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温泉水滑洗凝脂”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第六十八回) 2.描写娇羞的诗句想得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临江仙披袍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兰膏光里两情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出自《洛神赋》 醒梦流连醉散,苦味愁浓,泪弦初断。 新月玉照蛾眉,归蝶飞羽银簪。 轻影问谁犹在,汉宫铜镜,姑苏吴船。 临风留仙广袖,笑颜浅淡,屏画嫣然。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心比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血,绰约若处子 ——出自《庄子》 落寞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 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我惊,免我苦, 免我四下流离, 免我无枝可依。 3.关于描写女人娇羞的诗1、《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宋代秦观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译文:香脸含羞因莞尔一笑羞容随着消失,腰肢如柳条般摆动着相偎相挨地走着,春天白日太长倦意浓厚而走下楼台。她以水面为镜子姑且整鬓梳妆。想起分别在即而倚着栏杆了无情绪,兜起脱落的绣鞋,眉目传情,懒得归来。 2、《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唐代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译文: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3、《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荡完秋千,慵倦地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花儿含苞待放,因荡过秋千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忽见有客人来到,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 4、《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清代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译文: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5、《**词》——明代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译文:**下床穿上新衣,初次学着新娘的拜堂礼。恐怕他人取笑羞的不敢抬头,紧张的不停抚弄裙带。 4.描写女子娇羞的古诗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筝】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bZ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5.形容害羞的句子描写害羞的优美句子: 宝钗咽住话,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服,那一种软惜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形容。 她脸色变成青白,又渐渐转作排红,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惊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惶地似乎要破窗飞去。 金小姐脸上的红晕显得更鲜艳了,而且蔓延到身后颈间,仿佛温柔甘美的肉的气息正在燕发出来。 她脸上涨起了一层红晕,一双大眼睛眨了眨,深深地吞了一口气,她似乎已经镇静下去了,便很腼腆地对我一笑。 婉珍涨红了脸,低下了头,只轻轻答应了一声,忽而眼睛又放着异样的光,微笑着,举起头来,对他瞥了一眼。 列文突然红了脸,并不像成年人红脸,轻微地,自己都不觉得,而像小孩红脸,觉得自己的羞报是可笑的,因而感到惭愧,就更加脸红了,差不多快要流出眼泪来。 鲍小姐脸啡红,大眼睛像要撑破眼眶。 鸿渐已经羞愤得脸红了,看报后,从耳根、连脖子、经背脊红下去,直到脚跟。 就像两片榴花瓣突然飞贴到她的腮上似的,她两颊排红了。 她显得有些害羞的样子,仿佛一朵迟开的花也似躲在绿叶后面不敢露脸。 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 在最初的一霎间,处长的脸色由于感到特别的难为情而变得刷白,现在他的脸、耳朵、脖子都变红了。 我的脸烫了,就像火球似的炙人,幸亏太阳已出,阳光盖住了我的羞愧。 一会工夫,仿佛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她的脸上来了,热辣辣的,碰上去就要烫手似的。 他拘谨地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访访半晌。 突然间有个羞惭的感觉毫无来由地侵袭了她,她在靠椅里往后退缩,涨红着脸,慢慢地垂下长睫毛,好像是在跟睡眠对抗那样。 我们谁都不看谁一眼,身体几乎一点都不接触,姿势显得不大轻盈,面上带着羞涩的表情,在大厅中舞来舞去,一曲之后仿佛水火不相容一般,迅速分开。 那羞愧的灵魂在太阳穴与太阳穴之间的那一片狭窄的空间里横冲直撞,似乎是满怀着僧恨地要撕裂自己的躯壳。 两人的目光接触虽然只有极短的一瞬,可福大只觉脑子发晕,身子发酥,竟像醉了一般。 她的面颊燃烧着鲜艳的红晕,眉毛显得淡了些,她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轻轻颇动。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那歌女满面通红,猛然用两只手掌捂住了脸。 她低下头,光润的带笑的脸突然敛住了笑惫,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随即,脸颊蓦地红了起来。 她脸上的红晕更深了。 一种拘束,一种不自在,一种模糊的恐惧心仿佛使这对男女都变成了哑巴了。 他感到受了不可容忍的羞辱,满脸火辣辣的。 6.形容开心的诗句1.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孟郊《登科后》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3.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 6.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7.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8.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二首》 有时下三点两点的微雨,并不影响人们观光游赏,到处都是春花烂熳,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9.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10.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满园深深浅浅的阳光和树荫,都映在池塘碧绿的波光之中。 7.形容女孩子害羞用什么诗句好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表示心情开心开心的诗句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 ——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 苏轼 (一说 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卜算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使我不得开心颜 ( 唐•李白•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放开心月照金莲 ( 元•王哲• 《 临江仙》 ) 9.有没有描写女子娇羞的诗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简介】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西洲曲》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 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曾选用“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两句,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的盛景,而“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用在《荷》文中,和前文独具朦胧之美的“荷香月色”呼应,使得荷塘的境界陡然开阔、明朗了。〖西洲〗地名,未详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下〗落。 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 鸦雏,小鸦。 〖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 〖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 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 〖悠悠〗渺远。天海辽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编辑本段【西洲曲的写作特点】 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 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 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 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 “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 总之,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真情,耐人寻味。 三、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 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 四、蝉联而下,巧“接字” 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针勾连,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绝。“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等等诗句,如此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