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正派人的诗句咏 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 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 《杂作》明朝工部侍郎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悯农二首》唐朝宰相李绅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官 仓 鼠 曹 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2.形容人正派的成语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光明正大 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 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目不苟视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仁人君子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出处:《晋书·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邪不干正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邪不压正 邪:邪气,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正大光明 心怀坦荡,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正正气气 正派。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程朝奉]虽是缠得熟分了,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一时也勾搭不上。” 左道旁门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3.形容人正派的成语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光明正大 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 谲而不正 谲:欺诈。 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目不苟视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仁人君子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 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出处:《晋书·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邪不干正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邪不压正 邪:邪气,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正大光明 心怀坦荡,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正正气气 正派。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程朝奉]虽是缠得熟分了,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一时也勾搭不上。” 左道旁门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 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 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4.古代形容奸诈卑鄙的人的诗词1、宋·邵雍《小人吟》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白话释义: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 2、《诗经·小雅·巧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白话释义: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3、《诗经·国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白话释义: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4、《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白话释义: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5、《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白话释义:“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