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的诗词及介绍~一定要有主要诗意和注释~】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⑴东去,浪淘⑵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⑶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⑷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⑹公瑾当年,小乔⑺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⑻.羽扇纶(guān)巾⑼,谈笑间,樯橹(强虏)⑽灰飞烟灭.故国⑾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⑿.人生⒀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⒁江月.作品注释 ⑴大江:指今天的长江.⑵淘:冲洗,冲刷.⑶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⑷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⑸雪:比喻浪花.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⑺小乔:乔公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⑻英发:英俊勃发.⑼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⑽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现在人教是用“樯橹”.)(苏教版作“强虏”)⑾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⑿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⒀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⒁尊:通“樽”,酒杯.⒂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古时读音是 huán.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 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读作“hái”.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在许慎[1]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卷二 辵部 还 复也.从辵瞏声. 苏国龙书法作品《赤壁怀古》户关切户关切,切出来就是“ huán”.注:其他版本.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间.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3]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黄东雷草书《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 2.求苏轼的十首宋词代表作苏东坡一生写过许多经典好词,豪放、婉约兼而有之。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9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0、【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苏轼的诗词赋集结(从小学到高中所有课本上有的)帮忙找找看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南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壮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苏轼的诗词中还有归字的诗星期一要用的课件需要这一类的材料.】【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哨遍》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容,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 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5.苏轼的诗词有哪些特点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南宋高宗朝干通时,赠苏轼太师一职,追谥文忠。苏轼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且均位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望。苏轼善用比喻和夸张,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苏轼有些诗篇反映了民间疾苦,对于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加以指责。苏轼的词开启豪放一派,对后代具有深远影响,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现存词作三百四十多首,其词视野广阔,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一扫而尽,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表达意境,而且还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等都是流传千古的词作。 此外,苏轼在书、画等方面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全才和艺术天才。苏轼诗文后人辑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传世。 6.求苏轼的十首宋词代表作苏东坡一生写过许多经典好词,豪放、婉约兼而有之。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10、【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