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老师辛勤教育”的诗句有哪些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话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朝代:唐 作者:李商隐 出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释义: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朝代:清 作者:龚自珍 出处:《己亥杂诗·其五》 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白话释义: 朝代:清 作者:郑燮 出处:《新竹》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白话释义: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出处:《春夜喜雨》 五、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话释义: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出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形容老师教育用心的成语有哪些1. 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2. 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5. 用心良苦[yòng xīn liáng kǔ]:用心:认真思考;良:很。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6.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7. 不愤不启[bù fèn bù qǐ]: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8. 不悱不发 [ bù fěi bù fā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9. 谆谆告诫 [ zhūn zhūn gào jiè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10. 谆谆教诲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3.形容感激老师教诲的诗句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6、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7、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8、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9、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关于感恩老师的诗句。 10、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4.形容老师的诗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5.形容教师进学习的诗句1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 4老师是红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春蚕,吐尽自己最后一根丝线. 5老师是母亲,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母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9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0三人行,必有我师 6.形容老师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