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叠字诗词《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临江远眺 渺渺茫茫浪拨天 霏霏拂拂雨和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 白白红红花满前 整整齐齐沙上雁 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 世世生生作话传 红楼梦宝钗代绣叠字诗 飞飞往往燕忙忙 两两三三日日长 雨雨风风花寂寂 重重叠叠泪行行 虚虚实实悠悠梦 淡淡浓浓俏俏妆 切切思思君漠漠 伤心心事事茫茫 2.摘录诗句诗句颂春:(两句)游园:(一首诗,自创)叠字诗词:(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江花月夜——张若虚(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桃花溪——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很有意境的叠字诗词有哪些1、《戏效叠字体》 明代:卢若腾 隐隐藏春坞,明明映水霞;一声声语鸟,万朵朵飞花。 酒茗朝朝馆,笙歌夜夜衙;谁知愁怨筑,户户又家家。 译文 春坞坐落在泱泱水塘中,映着晚霞。鸟语欢鸣,花絮飘飞。酒肆每天都开馆,夜夜笙歌。谁又明白心里的愁怨已经筑起来了,一家又一家。 2、《双燕儿 戏拈叠字,率成》 近现代:邓嘉缜 空空色色形形。风袅袅,月亭亭。深深款款,依依恋恋,燕燕莺莺。 人人往往悤悤过,笑纷纷琐琐斤斤。停停妥妥,孜孜媚媚,世世生生。 3、《叠字醉太平 中秋遇雨》 明代:黄淮 乱纷纷,痴云骤拥。淡濛濛,薄雾轻笼。浙泠泠,蟾宫深锁雨声中。闷恹恹,嫦娥玉容。 急煎煎,登楼庾亮情难纵。意悬悬,开樽李白诗难咏。路漫漫,吹箫弄玉去难从。恨悠悠,更长漏永。 译文 天上行云都聚集在一起。灰蒙蒙的薄雾轻轻笼罩在水面上。微微细雨,冷冷的气息,蟾宫闭门深锁。虽有娇花面容,仍提不起精神。心情急切,想要登楼却不能。意志颇淡,李白诗也不想念。 4、《秋闺仿 刘青田叠字叠句》 明代:卢象升 相思相盼何时已。闲把闲愁理。玉人人倚玉阑杆,新月新秋新怯寒。 日阴阴,夜深深,漏更更。叶叶声声响到明。梦儿成不成。 译文 我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日夜思君呀,愁绪已经将我湮没。独自一人倚栏眺望,天上的弦月隐隐散发出冷寒之气。白天和晚上,我都觉得孤独寂寞。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让我难以入眠。 5、《青青河畔草》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她打扮得红装艳丽,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从前她曾经是个青楼女子,她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才成了游子的妻子。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 4.有哪些很有意境的叠字诗词收集了几首有意境的叠字诗词,请参考: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十二月带尧民歌》〔元〕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书 怀》 〔明〕朱 权: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侵侵。 山海天叠字诗 ·无名氏: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醒世叠字诗 ·无名氏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5.有哪些很有意境的叠字诗词收集了几首有意境的叠字诗词,请参考: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十二月带尧民歌》〔元〕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书 怀》 〔明〕朱 权: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侵侵。 山海天叠字诗 ·无名氏: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醒世叠字诗 ·无名氏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6.求有叠词的宋词十首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诗文解释】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词语解释】 按歌:击拍而歌。【诗文赏析】 这首诗又名《后宫词》,是一首宫怨词,以他人的歌舞欢笑反衬自己的枯寂哀怨,色未衰而爱已弛,指斥统治者的薄幸寡恩。 诗人描写了一个红颜未老就失去宠幸的宫女不幸的遭遇,表现了宫女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语言浅近,明快舒畅,情感深沉细腻,真切感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文解释】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 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词语解释】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 历历:清楚分明。汉阳: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鹦鹉洲: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诗文赏析】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文解释】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每一年都要由枯到荣。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过来又滋生起来。 远处的芳草蔓生到古道上,阳光照射下草色青翠连接着荒凉的城堡。又要送你远去,繁盛的草似乎也充满了别情。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787年(贞元三年),作者当时未满16岁。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 “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不易。” (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词语解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荣:繁荣茂盛。 (3)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侵:侵占,覆盖。 晴翠:晴朗的阳光下一片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4)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萋萋:野草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茂密。 【诗文赏析】 这是公元七八七年早春时节,唐朝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赴长安应考的习作。诗人描写了古原上长势繁茂的野草,突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枯而又荣,不怕任何摧残,充满生机。 全诗借景写情,刻画形象生动感人,蕴含深刻,不愧为千古绝照。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 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 7.用叠字诗词描写小动物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生。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其三)》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李商隐《夕阳楼》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诗经▪葛覃》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诗经▪召南▪草虫》莎鸡鸣草间,喓喓动我情——俞南史《凝青轩对月小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