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敬畏”的古诗有哪些1、《蜂 》罗隐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晚晴》李商隐 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3、《杂诗》陶渊明 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望岳》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浪淘沙令》李煜 南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关于敬畏的名言有哪些1、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 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佚名 4、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米南德 5、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塞内加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费洛姆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普里尼 10、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但丁 11、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生命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13、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14、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 15、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梭罗 3.有关敬畏的名言1、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此句也被刻在康德墓碑之上。 2、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加尔文 3、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圣经》箴言31章30节 4、“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思想家史怀哲 5、“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评价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 6、山在那里。山永远在那里,他随时欢迎那些爱他、敬畏他、并且有勇气的人。 ——登山名言 7、“敬畏耶和华心怀谦卑,必有富贵、尊荣和生命为赏赐。”——《圣经》 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周国平《尊重生命》 9、“敬畏当敬畏的神;不敬畏不当敬畏的人”。 ——孙中山 10、“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古兰经》4:1 11、“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古兰经》5:2) 12、“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以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不义的。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教胞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49:1l一12) 13、“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古兰经》49:l 3) 14、“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圣经》 ………… 4.关于“敬畏”的古诗有哪些1、《蜂 》罗隐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晚晴》李商隐 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3、《杂诗》陶渊明 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望岳》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浪淘沙令》李煜 南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形容敬畏的词语八面威风 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浩气凛然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倾耳注目 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威风凛凛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膝行而前 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正气凛然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6.关于敬畏之心的名言列举5句,如下: 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出自唐·李白《上李邕》。宣父指孔子,语出自《论语·子罕》,孔子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丈夫是指有识之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连圣人都知道敬畏年轻人,指的是人要敬畏后生,因为有本事的人不一定不是年轻人。 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 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出自管仲的《管子·禁藏》。是说按照法律来办事。法师天下的准则,是用来解决疑难,判断是非的,关系到百姓的命运。也就是说只有人人敬畏法律,社会规范才能得以形成。 4、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定分指确定名分,止争指止息纷争,法律是定本分,制止争端的。今是用来命令人们管理实务的,再次的告诫人们敬畏法律。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出自《旧唐书·魏徵传》。说的是人要有勇气吸取教训,敬畏历史、敬畏智慧、敬畏人才,才能提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