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行为很好的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倾国倾城恨有余, 几多红泪泣姑苏, 倚风凝睇雪肌肤。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 更都来、占了千娇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 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细把冰姿比玉肤。一曲倒金壶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 香滴滴。 肌肤冰雪娇无力。娇无力。 秋风凉冷,有谁消得 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 2.古诗中表达“我喜欢你”的诗句有哪些1.我好怕失恋,但是要失去尊严,那我宁愿失去你。——巴金《爱》 2.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辛夷花kaiser《梦想》 3.当爱情一旦成为了习惯,就会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陆斌《审判者》 4.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佚名 5.爱情就像冰激凌,无论如何避免,最后它终究会溶化。——唐家三少《斗罗大陆》 6.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佚名 7.关于你,我真是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都不会忘记。——陈冰结《担心》 8.蝶是花的精魂,是花前世不灭的思念,来寻找今生的誓言。——《蝶恋花》 9.该珍惜的放手了,会有遗憾;该放手的珍惜了,会有痛苦。——佚名 10.迎着阳光开放的花朵才美丽,伴着革命理想的爱情才甜蜜。——佚名 11.戴上面具我就失去了自己,可是摘下面具我便失去了世界。——王宋《伪装》 12.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南宫月《深宫往事》 13.明知道天要下雨就该带把伞,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就请别开始!——流潋紫《后宫震寰转》 14.爱情是梦中一直美丽的鸟,很多人见过,但几乎没有人抓住过。——佚名 15.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那么值得,包括不可避免的伤害。——佚名 3.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 1. 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2. 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3.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 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晋书》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 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 9.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陈弘谋 10.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代表诗: 《石灰吟》 【明代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 浑:全。 4.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作者简介】 1. 本名:于谦 2. 别称:于忠肃、于肃愍 3. 字号:字廷益 ,号节庵 4. 所处时代:明朝 5. 民族族群:汉族 6. 出生地:杭州钱塘 7. 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 8. 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 9. 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10.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11. 官职:少保、兵部尚书 12. 追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13. 谥号:肃愍→忠肃 14. 称号: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人物影响】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不仅如此,他的石灰吟也对后人影响很大。 【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