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意境的画面

1.古代诗歌描写意境画面的四字词语

1.琼楼玉宇 [ qióng lóu yù yǔ ] 琼:美玉;宇:房屋。

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2.亭台楼阁 [ tíng tái lóu gé ] 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3.雕梁画栋 [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4.唯妙唯肖 [ wéi miào wéi xiā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5.芳华如梦 [ fāng huá rú mèng ] 1.<形> (花草)芳香而艳丽不借芳华只自香。

——宋·陈师道6.轻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7.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蜃:大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8.镜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9.似水流年 [ sì shuǐ liú nián ]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10.匠心独运 [ jiàng xīn dú yùn ] 匠心:工巧的心思。 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2.求诗词,有意境,有画面感,可以是众人皆知的,也可以是默默无什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看似简单的诗句,却非常的有意境,而且有点诡异。可能作者由于伤心过度,产生的幻觉吧。要不就是真看到鬼了,因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猜透白居易到底看到了什么。

不是花,不像雾气,半夜里才来,天明就闪。你说这是什么??幽灵,白色的幽灵

来如春梦,去似朝云。春梦是什么样子的,反正朝云是白色的,无觅处,走的非常快,找不到了,你说这么大半夜撞鬼吗。

3.阅读白梅描述出诗句中的画面和意境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点出了梅花寄身的环境、季节、品格.大地凝白,雪压枝干,梅树傲然,个性坚定,不与桃李苟合.诗人明写白梅桃李,暗喻官场仕途小人得志,真君子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诗人以白梅自喻,愿如梅花坚贞不屈,矢志不移,绝不随波.反映作者远离官场,排怨消愤,洁身自好的自我心境,流露不为伍争艳的思想情操和傲视冰雪的严肃人生态度.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视野开阔,意境深邃,令人振奋:一夜之间,白梅清香四溢,散遍大地人间,唤来万里之春,乾坤为之壮丽.写梅画梅,以梅喻高洁,表心志.陆游有“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白梅”诗开首虽有如陆游笔下梅花的寂寞孤独,但意境全然不同.陆游诗中梅花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态,而王冕则在后两句一笔宕开,奇景顿现:梅香万里、春风浩荡,生机盎然.白梅可贵在不与“混芳尘",唤春到人间,迎万紫千红,散清香满地.“香如故”与“万里春”映射出完全不同的意境.

梅香缘自苦寒.“苦身”于“冰雪林中”才有“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给人以经过奋斗才能获得成就、幸福、胜利的启迪.梅花报春不争春,不赏春的崇高思想境界,给人只作奉献,不图回报的启示.这也许就是“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总结:

1.诗人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的形象.

2.诗人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的特征.

4.古诗的意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维 相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 元稹 离思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 杜牧 赠别(二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 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 李商隐 无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 李商隐 锦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缕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观 鹊桥仙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恋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北宋 苏轼 江城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北宋 欧阳修 生查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北宋 苏轼 蝶恋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清 黄增,集杭州俗语集 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上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 晏殊 木兰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仃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 李之仪 卜算子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山鬼 <<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有所思 汉乐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

5.描绘水调歌头的画面,体会诗词的意境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

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6.春暮西园展开想象描述出诗句中的画面和意境100字左右

【年代】:唐【作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 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赞同3|评论(1)。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