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李商隐唯美古诗《春雨》怎样赏析《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春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一首情诗。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门寥落意多违 。” 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 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 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这首诗是借助飘洒迷朦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 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 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2.李商隐的诗《春雨》的全诗翻译拜托各位大神【作者】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有《李义山诗集》。 【注释】:白门:今江苏省南京市。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珠泊:珠帘,此处比喻雨丝。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玉珰:耳珠。 云罗:像罗纹般的云片。【译文】: 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 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 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 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 我寄希望于万里云中,那只孤雁。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 春雨潇潇,情丝缭绕。春雨中望着对方居住过的经红楼,对伊人思念之情宛若雨丝,飘飘袅袅。 而引发出许多怀思的情愫,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画意,极尽情思之苦,最后连情书都无法寄出,更可知这种思念的无奈而又无尽。 李商隐《春雨》的个人解读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从“事”上说,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指定《春雨》是一篇怀人之作。 诗人在一个雨夜或一个飘雨而尚未入夜的晚上,回想自己曾经去一个地方找寻一名牵挂自己许多情思的女子,然而,鹤去楼空佳人不在。那时,也是这样的时刻,一个雨夜或一个飘雨而尚未入夜的晚上,自己呆呆看罢红楼,怀着满腹惆怅挑着孤灯一路失魂落魄地回来,多少回,梦里望着伊人依稀的影子,重温依稀的旧时欢笑,醒来又追忆依稀的梦境,向何人诉说我的相思和梦想,我的牵挂和怅惘?多少情,多少泪,多少绵缠,都轻洒暗抛在尺素鲛绡上,然后交由鸿雁度过八千里路云和月,送到你的身边。 (白门似乎可以理解为昔日与佳人相会之处,而红楼则是伊人所居之阁楼。当然,白门、红楼也未必实指。) 但从这首诗的“情感、意味”来看,就远不能这么举重若轻或者竟是举轻若轻了——那寥寥58字是多少个58字也不能道尽的啊,她是渺茫的,是幽微的,是躲藏着的。 我们所说的情感、意味是指诗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味。 那么,这首诗到底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意味呢? 如果说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以代表着受惠者——被滋润的万物众生——对“雨”即“惠”的希望,代表着受惠后的湿润和重量(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代万物众生发言;那么,李义山值春之季的春雨则只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感官感觉、为自己的情愫心境而发出的轻轻叹息。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喜悦和感受,后者是伤情者幽独的难为外人道只可自咀嚼的思绪和心情。 首联上句用“怅”为全诗定下基调: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忧郁。下句复以“寥落”之事相衬并完成时空的转移。 以诗而论,这两句起得很平实;从诗史上看,这类起句多如繁星。唯一有点可说的是把“新春”与“怅”联系在了一起。 一般来讲,“新春”总给人一种生机勃发或待发、充满吉祥和理想契机的感觉,但“怅”字一着,却一扫这种意气风发的可能。这与在萧瑟之秋作豪语,殊途同归。 所谓以乐写哀衬哀是也。但这终究是诗家惯技,不足道的。 但“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则非义山而不能了。那是前去寻访之时,伫立雨中,隔着万千雨水望着红楼;是今日淅沥雨声里,追忆往昔自己曾经伫立雨中,隔着万千雨水望着红楼。 从雨中想到雨中,从雨中写到雨中。此雨不是彼雨,此雨中不是彼雨中;此雨又一定不是彼雨,此雨中又一定不是彼雨中吗?情与事,梦与实,本身就够迷离够扑朔够恍惚的了,加上雨这个意象,就更增其凄迷班驳;或者,竟可以说,正是“雨”才造成这种让人低回让人唏嘘不已的氛围。 余光中尝谓,一位诗人,一生也就是几个意象。譬如李白的月和酒,杜甫的老病孤州。 而李义山的意象就是“雨”了。李义山的“雨”,是独特的,是辨认义山与其他诗人的最重要依据。 王蒙把李义山对雨的感受分为四类:曰漂泊感,曰乡愁,曰迷离,曰忧伤。(见王蒙《雨在义山》文)我以为是这千古不易之论。 那么,“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又散发着怎样的气息,呈现出怎样的色彩呢? 首先是“冷”。不仅是雨的自然属性,也是诗人内心的感受:那是冒雨寻人不遇而不得不雨中品尝的雨水和泪水,那是咂摸着物是人非而油然升腾的寥落感、沧桑感和无常感。 温暖是那样遥远,雨中剪烛已经不可再得。那是空寂得难受,是差不多站不住、差不多再不能触摸的伤痕。 其次是“阻隔”。红楼淋雨,雨中望红楼淋雨,雨中追忆雨中望红楼淋雨……始终都“隔”着,始终都是人在雨中期待着,张望着,想望着而又踯躅着。 “阻隔”是李义山的诗作风格,也是他的性格心态。这就好像他的所有希望、所有理想、所有寄托都和他或者隔着蓬山万重,或者隔着夜雨迷蒙,或者至少是隔着今世今生。 再次是“迷离”之感。隔雨相望是迷离,雨中追想是迷。 3.古诗《春雨》的诗句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春雨 【唐】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春雨 【唐】齐己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春雨二首 【唐】李建勋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寒入远林莺翅重,暖抽新麦土膏虚。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春雨 【唐】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春雨 【唐】唐彦谦 绮陌夜来雨,春楼寒望迷。远容迎燕戏,乱响隔莺啼。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花欹浑拂槛,柳重欲垂堤。 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别轻天北鹤,梦怯汝南鸡。 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新丰树已失,长信草初齐。 乱蝶寒犹舞,惊乌暝不栖。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 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兰陵王(春雨) 【宋】高观国 洒虚阁。幂幂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 啼红湿翠春情薄。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斑驳。 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春雨 【唐】吴融 霏霏漠漠暗和春,幂翠凝红色更新。 寒入腻裘浓晓睡,细随油壁静香尘。连云似织休迷雁,带柳如啼好赠人。 别有空阶寂寥事,绿苔狼藉落花频。春雨 【唐】李咸用 大帝闲吹破冻风,青云融液流长空。 天人醉引玄酒注,倾香旋入花根土。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 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春雨 【唐】刘复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卖花声(春雨) 【宋】萧汉杰 湿逗晚香残。 春浅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 和霰撒珠盘。枕上更阑。 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阶前苔一片,晓起谁看。 满江红(春雨) 【宋末元初】汪宗臣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那东君、忒煞没网维,春无力。 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密。 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春雨 【唐】薛能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春雨 【唐】薛能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雨中花慢(春雨) 【宋】赵长卿 宿霭凝阴,天气未晴,峭寒勒住群葩。 倚栏无语,羞辜负年华。柳媚梢头翠眼,桃蒸原上红霞。 可堪那、尽日狂风荡荡,细雨斜斜。东君底事,无赖薄_,著意残害莺花。 惟是我,惜春情重,说奈咨嗟。故与殷勤索酒,更将油幕高遮。 对花欢笑,从教风雨,著醉酬他。洞仙歌(春雨) 【宋】谢懋 愁边雨细。 漠漠天如醉。摇飏游丝晚风外。 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 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惜余春慢(春雨) 【宋末元初】刘埙 玉勒丝鞭,彩旗红索,总向愁中休了。偏怜景媚,为甚愁浓,都为雨多晴少。 桃杏开到梨花,红印香印,绿平幽沼。也无饶、红药殿春,更作薄寒清峭。 尘梦里、暗换年华,东风能几,又把一番春老。莺花过眼,蚕麦当头,朝日浓阴笼晓。 休恨烟林杜鹃,只恨啼鸠,呼云声杳。到如今,暖霭烘晴,满地绿阴芳草。 阮郎归(春雨) 【宋】蒋元龙 小池芳草绿初匀。柳寒眉尚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一庭花脸皴。 莺共蝶,怨还嗔。眼前无好春。 这般天气煞愁人。人愁旋旋新。 4.有关春雨的古诗词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韩愈《感春五首》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杜牧《怅诗》”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丘为《题农父庐舍》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唐·东方虬《春雪》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南园桃李花落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