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活动策划

1.怎么写'古诗文大赛'的活动方案

分析:

一、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爱情、理想主题应该比较合适;

二、单纯的诗词朗诵缺乏趣味性,为了补救这一点,必须让诗词跟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三、关于参与性高这一点:我想一个班级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设计为多层次的参与。

具体形式的建议:

一、诗词主题表演。例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为简单的四幕诗剧,除了陆游自己写的两首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写一些诗句填充剧本。让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学担任剧中角色,进行表演。

二、集体猜诗迷。先让一位男同学写一首诗赠给某一位女同学,但不能说出女同学的名字,也不能在诗中明显地指实某一女生。然后让同学们竞猜投票,如果票数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赠诗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为下一轮的赠诗手,赠一首诗给某男生,具体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赠给先前的男同学。如此下去,凡是赠过诗的都不能被人赠诗。倘若同学们没猜中,那么就击鼓传球吧,轮着谁谁当赠诗手。要是同学们的即兴写作不过关的话,可以事先让大家准备准备。

三、吹球传诗。这是个更疯的玩法,有点危险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会哭鼻子的。具体如下:让同学们坐一圈,中间一人负责给气球打气,不停地打。然后同学们按顺序一人作一句诗,要求押韵,并且诗句的第一字必须跟前句的第三字相同(或者同韵,降低难度)。吟出了诗句就可以把气球传到下一位。若是哪一位仁兄迟迟不能续句,那就……“砰!”很爽。然后被“砰”的仁兄负责打气球,传诗的方向逆过来,如此类推。为了防止一些仁兄恶意持球,还可以改为双人持球形式,就是:A持球,续句成功后轮到B开始续句,这时事A、B同时持球(爆了一起爽),直到B也续句成功后,A才可以放手,轮到C开始续句,并由B、C共同持球。

从最文雅到最疯的玩法各列举一个,其实可以想的点子还很多。至于具体流程的话,还是定了活动形式之后再拟吧。

2.诗文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晨诵经典诗文活动方案一、活动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怀揣着一个闪光的梦想,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以活跃学校的文化氛围。

二、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晨诵 15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诵《经典诗篇》、《弟子规》、《三字经》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诵读内容本学期,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规律,安排背诵内容如下:一、二年级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前20首》。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及了解含义。

五、六年级诵读《三字经》及了解含义。四、诵读时间周一至周三早上,学生8:00到校上课前,经典诗文诵读时间,语文教师按时到达教室,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诵读。

五、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一)保证诵读时间,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钟。

如有语文书上的背诵内容,也可穿插在诵读时间内,但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确保在本学期内完成指定的诵读篇目。(二)各班语文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设置一个诵读板块,由学生专人负责将当周的诵读内容写在诵读板块内,以便学生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

(三)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天由语文教师记录诵读进程,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指导学生诵读,中高年级学生要求理解《弟子规》、《三字经》的大致含义。 (四)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每次集体备课时,要将晨诵作为一个探讨环节,统一诵读进度,积极商议出各组灵活多变的背诵方式,作为本组的晨诵特色展示出来。

(五)期中考试后,教务处将对每班的诵读情况进行个别学生抽测。(六)12月份,每个年级组选拔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活动”,比赛将设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教师指导奖。

(七)家校联合。孩子每天晨诵的内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背给家长听,家长有相应的签字和评价。

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诵读情况,鼓励亲子诵读。(八)班级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比赛,评选出“诵读小能手”等诵读称号,鼓励学生每周坚持不懈的、轻松积极的完成诵读任务。

(九)各班要在本学期内高效完成指定篇目。(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背会指定篇目。

诵中华经典,取中华精髓,让我们的师生身上承载更优良的中华精神。

3.关于古诗,要怎样设计节目,要怎样设计班会主题呢

“漫游古诗园”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要求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有选择地开展活动,针对学到的古诗4首后叫学生分门别类地收集古代的诗歌的要求,引领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魅力,拓展视野,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活动目的: 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 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三、活动准备: 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提琴独奏、小组诗等。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四、活动过程: 开场 揭示主题班会“漫游古诗园”中华古诗文诵读开始。

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小提琴伴奏《水调歌头》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看图猜诗(放课件) 第二部 (亲情)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2. 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 3、相声《慈母心》 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 1、以小队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 2、齐唱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放音乐《爱的奉献》)师准备三张新年贺卡送给三位同学,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当着他们的面说) 第四部(乡情) 1、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一起来表演朗诵吧。

2、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 第五部(爱国情) 1、背爱国诗句《示儿》、《石灰吟》《己亥杂诗》、《出塞》、《菩萨---- 》《--咏喇叭》等 2、出示爱国名句齐读。 3、出示作品(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齐读) 尾声: 闲情、友情、亲情、故乡情、爱国情,好一派迷人的情感风光。

要求多学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4.请你为我爱背古诗的活动设计一个开幕式

“我爱背诗词” ——一次课内背诵比赛活动设计 一、活动的目的 1、巩固学生的背诵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2、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3、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准备和参加。 活动举行的前两周,就该告知学生:我们要举行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活动如何组织。

动员大家积极准备。 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实现了活动的第一个目的。 (二)制定活动方案。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师要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事先告诉学生。 1、活动准备工作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设组长一名。

组长负责将本组成员按1——14编号。编号结果一式两份,一份交老师处,一份组长保留。

2)老师负责出题。从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63首诗词中选取60首写在60张小纸板上,每张纸板上写下一首诗或词的题目及首句,并标上由几号同学来回答该问题。

60张纸板,每4张为一组,分为15组。为使操作方便,每一组题目由同一编号的同学来回答。

如,第一组题目由各组的1号同学来回答。制作得题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A、B两位同学作评委,再推选C、D两位同学当记分员。

2、比赛组织方法 比赛开始时,四位组长上台从60张纸板中自由抽取题目。并把抽到的题目交给要回答问题的同学。

比如,组长抽到的题目是要由1号同学背诵的,就将该题交给1号同学。1号同学拿到题板后,先读题,即先让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诗或词的题目,然后再将该诗或词背出来。

1号同学背出题目后,评委及时给分,全对得10分。在背下来的前提下,如有个别错误,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如果1号同学没有背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20秒等待),本组内有同学替他背出来了,本组得分为5分;否则,得分为0分。 为公平起见,各组背诵的顺序可这样安排。

背诵第一组题目时,按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的顺序;背诵第二组题目时,按照二组、三组、四组、一组的顺序;背诵第三组题目时,按照三组、四组、一组、二组的顺序;背诵第四组题目时,按照四组、一组、二组、三组的顺序;后面的依次类推。 3、评分与记分。

评委按要求口头给出分数,记分员取两位评委的平均分记录。为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两位记分员可平均分配任务,C记录一组、二组的得分,D记录三组、四组的得分。

4表彰及奖励 本次活动中,得分最高的组被评为“优秀学习小组”,本组每位成员获得纪念品一份。 5、活动计划用时45分钟。

(一) 组织比赛。 1、文艺委员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下“我爱背诗词”几个大字,字的周围可作一些装饰,再写上“博闻强记”“谁与争锋”的标语,尽可能制造一点比赛的氛围。

2、学生提前分四个组坐好,组长坐在最前面。 3、教师是主持者,教师宣布活动开始后,按比赛规则进行。

组长抽到题目后,根据手头的编号表将题目送给需要回答问题的同学,此时,教师可凭自己的编号表,观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现象。如,这道题目本该由10号同学回答,但是由于10号同学成绩不好,组长把题送给了成绩较好的3号,这是不可以的。

评委对于同学的背诵一定要认真聆听,公平给分;记分员要认真记录。这一点学生可以监督。

评分表如下: 成绩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赛结束,记分员算出总分,排出名次。 5、教师宣布比赛结果,表扬并发奖。

(四)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搞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动员大家尽最大努力准备,这样才能实现活动的目的;教师本身也要熟悉活动的过程,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由于是课内组织的活动,各组回答问题可按较固定的顺序进行。

如果采用抢答形式,有可能会因气氛过于热烈而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 3、把全体同学都编号,做到人人参与。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恰当分为几个活动小组。我教的这个班56人,正好可分为四个小组。

4、保证活动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积极参与的基础,否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5、如果时间充裕,可调换每组题目的标号(即本由1号同学回答的问题可改为让2号同学回答,依次类推),继续比赛。

三、活动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学们热情高涨事先都做了充分准备,比赛中,高度积极,就连平日不爱学习的同学,都能背出抽到的题目,超出了预计的效果。

2)其次,活动的举行激发了大家新的学习热情,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3)再次,这次活动让大家觉得诗词的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爱上了诗词,“我爱背诗词”变成了大家由衷的心声。

这次活动给我的启发也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关键在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古诗会 方案

诵读经典诗文 尽享诗意人生

——五语10分钟古诗诵读展示

引导词: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 1男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1女

积淀经典古诗词,感受历代圣贤思想。 男女合

诵读经典古诗词,汲取古典文化精髓。 男女合

第一篇章:游子思乡,征人思亲。(男生齐)凌云壮志,殷殷深情。(女生齐)

《泊船瓜洲》 1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男

《秋思》 1女

《芙蓉楼送辛渐》 1男

《送元二使安西》 1女

《别董大》 1男

《出塞》 男齐

《凉州词》 1——4排

《塞下曲》 5——8排

《夏日绝句》 1男

《示儿》 1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前2行全班齐 后2行1男

第二篇章: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男生齐)因物兴感,精妙绝伦。(女生齐)

《马》 前2行 女生 后2行男生

《蜂》 1男

《竹石》 1男

《墨梅》 1女

《石灰吟》 1男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二句1—2组;三四句1—4组;五六句1—6组;七八句全班

第三篇章:春之蓬勃,夏之火热,(1—4排齐)秋之成熟,冬之深沉(5—8排齐)

《小池》 1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前2句1女;后2句全班

《山行》 1女

《江雪》 1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 全班齐

结束语:

(师引)诵读中华经典,(男生齐)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师引)诵读中华经典,(女生齐)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6.关于诗歌的中队主题活动方案

中队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学会感恩 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感恩意识,激发感恩之情,同时付诸行动。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 2. 阅读有关感恩的故事。

3. 全体队员积极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中队“学会感恩”主题中队活动现在开始。

1.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2.唱队歌。

3.全体坐下。 二、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读过这首诗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知道这是首什么诗吗?知道它的意思吗?通过我们今天的主题中队活动,你就会知道它的内涵啦!下面请欣赏我们的节目!、三、1. 诗歌朗诵:《母亲》 母亲,母亲像冬天的太阳一样,在我遇到挫折时,他会鼓励我、安慰我,温暖我的心。 母亲,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 母亲,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她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 所以,我要说,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2.游戏: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让每个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特制沙袋,沙袋就象征着肚子里的宝宝,然后走下楼梯,拿书再走上楼梯、过独木桥,最后再把书放在书架上坐回原位,从而让学生们通过游戏感悟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和痛苦。 3.话题讨论:由游戏延伸出:为什么要感谢父母? 4.女生独唱:《烛光里的妈妈》 5.折千纸鹤:发给每一个同学一张纸,让同学们在纸上写上最想对父母说话,最后折成千纸鹤。

6.集体合唱:《感恩的心》 四、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一开始我读的那首诗是什么了吗?对啦,就是《游子吟》。而这首诗又有什么含义呢?是的,就是告诉我们要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五、结束语:学会感恩,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亲身感受父母的艰辛、父母的爱,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爱心,使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 六、主持人:退旗! 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7.与诗同行的活动计划,我给20分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 贾红娟教学构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学习目标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活动程序: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课堂指导(一)导入: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三)阅读、欣赏诗歌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4、策划分组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Ⅰ诗海畅游组;Ⅱ民歌童谣组;Ⅲ知识故事组;Ⅳ艺术表演组;Ⅴ诗歌创作组Ⅵ网络编辑组。

[目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第二阶段:自主合作,实施计划(课外)各组按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诗歌组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到图书馆里翻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并作分类整理。

创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同龄人的诗歌,想想他们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并自己试着创作诗歌,与本组同学交流。民歌童谣组的同学邀请当地老人,聆听他们唱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小组里进行整理。

艺术表演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在老师带领下到少年宫找老师学唱诗歌改编的歌曲及由芜湖民歌改编的舞蹈,传说故事组要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后按内容进行分类。※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成果展示(多媒体教室)各小组按组排列,展示长达两周的“走进诗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一)谈话导入:经过两周的“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无不惊叹诗歌的博大精深,它的确是祖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这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组展示。1、艺术表演组展示。

①歌舞展示:学生将诗配以舞蹈,演唱琅琅上口的优美诗歌;②小品:学生分别扮演诗歌中的人物角色。2、诗歌畅游组①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诗配画、配乐诗作品-----小组成员配乐朗诵。

②诗朗诵----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让大家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③展示本组同学通过想象为诗歌绘出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创办的诗画报。

3、诗歌创作组①介绍本组同学阅读同龄人写的诗歌的收获,重点说说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感受的。②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展开互动点评。

4、知识故事组①资料展示----学生在广泛搜集诗歌知识、故事和诗人趣闻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传说类,知识类,故事类……剪贴成小报、小册子或者制作成电子幻灯片;②诗歌知识竞赛---该组选派组员主持竞赛活动,用电子幻灯片出示赛题,选派两名组员当判官,公布正确答案,并选派两名组员现场发放奖品。5、民歌童谣组①组长介绍本组成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并相机展示图文资料、影像资料。

②展示本组成员将精选的童谣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的情景,激发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6、网络编辑组①该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将本次活动作为一条新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合并,建立一个“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的专题学习网站,定期。

8.文学社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国学,即传统文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

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二、活动目的 1、吸引众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参与文化宣传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

2、通过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展示比赛活动宣扬传统文化。三、活动地点 师生活动中心 活动时间 2010年4月5日至4月20日 四、活动形式 文学艺术展示(文学作品、书法、绘画、音乐等)、舞蹈表演、器乐演奏、现场书法表演、原创诗歌配乐朗诵、对联谜语竞对、竞猜等形式的表演竞赛,得分高的队获最佳文化宣传队奖。

五、活动宣传 (一)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4月5日到4月9日制作海报、散发传单寻址桥头摆点、广播站宣传等传活动情况。并在学院网站上及论坛上发布活动信息。

(二) 第二阶段——筛选阶段:统计报名参加的个人及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节目筛选。 (三) 第三阶段——舞台表演:组织优秀队伍于四月中旬在师生活动中心进行总决赛表演,得分最高者获胜六、活动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校团委 承办单位: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协办单位:文学学院学生会科技文化部七、参加领导及活动对象 成都大学校团委领导、学院领导及老师。

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八、资源配置 (一)人力资源 1、主持人2名。

2、礼仪2名 3、活动现场秩序维持4名 4、活动现场配乐、PPT放映、音响设备维护2名 5、签到处1名 6、搬桌椅6到8人,舞台布置2名,倒水1名,统分人员2名。 7、嘉宾评委5到6名,大众评委(学院各负责人)10名。

(二)物力资源 1、场地:师生活动中心 2、宣传载体:宣传资料200张;背景图一张;画笔一套;胶带20圈 3、舞台布置:讲台1个;矿泉水2件 4、活动工具:选手服装及道具租借九、活动准备 (一)前期准备 1、联系制作活动现场所需横幅、展板、海报、PPT。 2、购买活动所需物资并联系好选手 3、完成活动当天所需图文、字画、乐器等活动必需物资的搜集准备。

4、完成各环节的初次整合排练。 (二)后期准备1、完成舞台,调制好音响设备。

2、确定活动期间的新闻文字、摄影摄像记者。 3、活动所需物资全部到位。

4、整体彩排一次,特别是舞台表演环节,排查遗漏点。 5、确定嘉宾及评委名单十、活动流程 1、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以文学艺术表演比赛为主题;点缀以舞台为载体的文艺表演、现场书法表演,历史剧表演,话剧表演,诗歌朗诵配乐等形式;以投影仪为载体的原创诗歌PPT播放(内容主要为汉字文话、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

2、活动流程 (1)屏幕显示“‘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都大学文学艺术秀”,领导嘉宾入席(19:00——19:10) (2)主持人宣布此次文学艺术秀活动开始,领导致辞。 (3)主持人报幕,古典舞蹈表演(文新舞蹈队)。

(4)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节目安排 (5)主持人报幕“请欣赏配乐原···················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