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古诗的意义: 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第四,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古诗文的好处 1学习古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 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范本,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 3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以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运用出来。 4背诵古诗文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儿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 5学习古诗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优秀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学习古诗文的作用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语文学科中,古诗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古诗文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古诗词的意义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3.了解古诗的意思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4.古诗词的时代意义古代诗词尤其注重讲“美”“刺”。《卖炭翁》、《伤田家》、《泊秦淮》、《朝天子·咏喇叭》等诗词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和罪恶,表现了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谴责和痛恨。讲读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辩证规律。透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吟咏古代沧桑的诗词,可以使青少年了解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陈代谢”初步认识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部分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唐诗中“千山鸟飞绝”“月出惊山鸟”的飘逸、幽隐,宋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清高、洒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莘莘学子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教会他们正确的对待金钱冲击下的种种社会现象;“不见连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这类积极“入世”的诗歌,又可以使用来教导青少年在“入世”之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在社会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优秀世人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民族气节,浓郁的忧患意识,深刻的人生体验……并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争做一名合格的跨世纪青年学生。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古诗词“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正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教学。 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词可以使学生们超越时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异地异时的自然美景。《无衣》这类群情激昂的诗歌则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美有一定的认识。研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们可以领略到绘画艺术及语言巧妙构思之美。《江南》一类诗歌的反复咏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谐的韵律美,鲜明的节奏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典故使中国文字锻炼美尽出矣。 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还可以初步涉猎到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王之涣的《凉州词》与志南和尚的《绝句》的比较分析,姚鼐提出的“阳刚美”“阴柔美”可略见一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表现出的意境,正是王国维“境界说”中的所谓“小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的“无我之境”,也正是王国维推崇的理想之境界……让学生较早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完一生的生活之路,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技术,从事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事业,都会有难以估量的特殊意义。 综上所述,“不学诗,无以言”,古代诗词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但诗歌教学不是政治教育课,也不是纯粹的消遣,更不是文史知识的简单识记。在教学中,我们当把这三者有机、灵活的结合起来,既要避免片面性,也不能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祖国诗词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5.什么对于我们理解古诗词也有很大的作用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在古诗词中,有不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比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一诗,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其次,学生要培养想象力,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和领悟,要能构想一个诗词的画面。学生在想像中要会领悟情感。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