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赵令峙

1.唐诗宋词中写愁得诗句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

骑象背人先过水 (李珣《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 (欧阳修《蝶恋花》)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顾夐之《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斤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欧阳修《踏莎行》)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 (欧阳修《采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晏几道《生查子》)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王安国《清平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枝上柳面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李之仪《踏莎行》)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黄庭坚《望江东》)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晁元礼《绿头鸭》)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 (晁元礼《雨霖铃》)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秦观《望海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秦观《满庭芳》)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秦观《满庭芳》)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王诜《忆故人》)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赵令峙《清平乐》)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

2.宋词的具体篇目有哪些

洞仙歌(晁补之)摸鱼儿(晁补之)汉宫春(晁冲之)菩萨蛮(陈克)念奴娇(陈亮)水调歌头(陈亮)水龙吟(陈亮)临江仙(陈与义)满江红(戴复古)酹江月(邓剡)朝中措(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满江红(范成大)满江红(范成大)梦玉人引(范成大)南柯子(范成大)南柯子(范成大)念奴娇(范成大)千秋岁(范成大)秦楼月(范成大)水调歌头(范成大)水调歌头(范成大)西江月(范成大)宜男草(范成大)苏幕遮(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采桑子(冯延巳)南乡子(冯延巳)清平乐(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谒金门(冯延巳)少年游(高观国)生查子(韩偓)霜天晓角(韩元吉)凤萧吟(韩缜)春光好(和凝)采莲子(皇甫松)梦江南(皇甫松)南乡子(黄昇)清平乐(黄庭坚)水调歌头(黄庭坚)虞美人(黄庭坚)湘春夜月(黄孝迈)暗香(姜夔)点绛唇(姜夔)念奴娇(姜夔)琵琶仙(姜夔)齐天乐(姜夔)疏影(姜夔)踏莎行(姜夔)惜红衣(姜夔)扬州慢(姜夔)贺新郎(蒋捷)女冠子(蒋捷)一剪梅(蒋捷)虞美人(蒋捷)长相思(康与之)江南春(寇凖)帝台春(李甲)摊破浣溪沙(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璟)长寿乐(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多丽(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孤雁儿(李清照)好事近(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满庭芳(李清照)南歌子(李清照)念奴娇(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诉衷情(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行香子(李清照)行香子(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忆秦娥(李清照)永遇乐(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李珣)巫山一段云(李珣)捣练子令(李煜)浣溪沙(李煜)浪淘沙(李煜)浪淘沙(李煜)破阵子(李煜)菩萨蛮(李煜)清平乐(李煜)乌夜啼(李煜)相见欢(李煜)一斛珠(李煜)虞美人(李煜)玉楼春(李煜)洞仙歌(李元膺)忆王孙(李重元)卜算子(李子仪)长相思(林逋)宝鼎现(刘辰翁)柳梢青(刘辰翁)沁园春(刘过)沁园春(刘过)贺新郎(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清平乐(刘克庄)玉楼春(刘克庄)喜迁莺(刘一止)八声甘州(柳永)彩云归(柳永)斗百花(柳永)鹤冲天(柳永)黄莺儿(柳永)慢卷袖(柳永)倾杯(柳永)望海潮(柳永)雪梅香(柳永)夜半乐(柳永)雨霖铃(柳永)玉蝴蝶(柳永)玉女摇仙佩(柳永)卜算子(陆游)钗头凤(陆游)秋波媚(陆游)鹊桥仙(陆游)诉衷情(陆游)谢池春(陆游)夜游宫(陆游)鹧鸪天(陆游)临江仙(鹿虔扆)惜分飞(毛滂)临江仙(毛文锡)蝶恋花(米芾)菩萨蛮(牛峤)临江仙(牛希济)生查子(牛希济)春光好(欧阳炯)南乡子(欧阳炯)采桑子(欧阳修)采桑子(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鹤冲天(欧阳修)浣溪沙(欧阳修)浪淘沙(欧阳修)临江仙(欧阳修)南歌子(欧阳修)阮郎归(欧阳修)少年游(欧阳修)生查子(欧阳修)诉衷情(欧阳修)踏莎行(欧阳修)玉楼春(欧阳修)酒泉子(潘阆)浣溪沙(秦观)减字木兰花(秦观)满庭芳(秦观)千秋岁(秦观)鹊桥仙(秦观)水龙吟(秦观)踏莎行(秦观)望海潮(秦观)绮罗香(史达祖)秋霁(史达祖)三姝媚(史达祖)双双燕(史达祖)木兰花(宋祁)八声甘州(苏轼)卜算子(苏轼)蝶恋花(苏轼)定风波(苏轼)洞仙歌(苏轼)贺新郎(苏轼)浣溪沙(苏轼)江城子(苏轼)临江仙(苏轼)满江红(苏轼)满江红(苏轼)念奴娇(苏轼)阮郎归(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望江南(苏轼)西江月(苏轼)西江月(苏轼)行香子(苏轼)永遇乐(苏轼)昭君怨(苏轼)鹧鸪天(苏轼)风流子(孙光宪)钗头凤(唐琬)水龙吟(汪元量)点绛唇(汪藻)桂枝香(王安石)南乡子(王安石)菩萨蛮(王安石)千秋岁引(王安石)渔家傲(王安石)卜算子(王观)宫中调笑(王建)满江红(王清惠)蝶恋花(王诜)长亭怨慢(王沂孙)高阳台(王沂孙)眉妩(王沂孙)齐天乐(王沂孙)水龙吟(王沂孙)女冠子(韦庄)菩萨蛮(韦庄)菩萨蛮(韦庄)菩萨蛮(韦庄)菩萨蛮(韦庄)谒金门(韦庄)更漏子(温庭筠)更漏子(温庭筠)河传(温庭筠)梦江南(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望江南(温庭筠)酹江月(文天祥)南柯子(吴潜)八声甘州(吴文英)点绛唇(吴文英)风入松(吴文英)浣溪沙(吴文英)金缕歌(吴文英)齐天乐(吴文英)霜叶飞(吴文英)唐多令(吴文英)夜合花(吴文英)莺啼序(吴文英)祝英台近(吴文英)江梅引(向子堙)鹧鸪天(向子堙)江神子(谢逸)贺新郎(辛弃疾)摸鱼儿(辛弃疾)木兰花慢(辛弃疾)菩萨蛮(辛弃疾)清平乐(辛弃疾)水龙吟(辛弃疾)西江月(辛弃疾)永遇乐(辛弃疾)祝英台近(辛弃疾)卜算子(徐俯)谒金门(薛昭蕴)卜算子(严蕊)蝶恋花(晏几道)蝶恋花(晏几道)临江仙(晏几道)。

3.词称“诗余”还称什么

曲词、曲子词、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别称: “词”作为这种诗体的专称,还是比较后起的。在唐五代时,这种新诗体原被称为曲子词。

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诗馀,乐府、长短句等等别名。这些名称都代表着词体的某种特点。

譬如: 曲子词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宋人也称词为歌词)。曲子词这个名称,最清楚地表明了词体的性质,表明了词与曲的关系。

曲是指音乐的部分,词是指文辞的部分。在乐曲歌辞中,这二者原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的。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清宋翔凤《乐府馀论》说“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这些话都对词曲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所以曲子词,我们可以说是词体最确切的全称。

在唐五代及宋初,还很少把词体单称为词的,一般都根据它的歌词性质称之为曲、曲子、曲词或曲子词。例如: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

……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宋张舜民《画墁录》:“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

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宋赵令峙《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唐末五代的文人词,又披称为诗客曲子词。例如西蜀欧阳炯的《花间集叙》说:‘今卫尉少卿字弘基,……广会众宾,时延佳论。

因集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在曲子词上加上“诗客”两字,这是为了区别于民间的曲子词,表示是文人的作品。

宋人又称词为今曲子,那是为了与古乐府相对而言,和称近体乐府是同样的意思。例如《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

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又如《碧鸡漫志》卷一;“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

词调中有一些调名带有“子”字,如《十拍子》,《采莲子>,《破阵子》等,“子”就是曲子的省称。 诗馀 诗馀的名称是晚出的,大约始于南宋。

南宋初林淳的词集名《定斋诗馀》,廖行之的词集名《省斋诗馀》。如果说这些集名是后人所加,那末,至迟宋宁宗庆元间编定的《草堂诗馀》,已经表示诗馀这个名称的成立(元黄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记居土公乐府》文中,以为《草堂诗馀>乃胡仔所编,不可信)。

把词称为诗馀,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词是诗的下降,是诗的馀绪媵义。

这是轻视词的看法。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填词不得名诗馀,犹曲自名曲,不得名词馀(元明散曲又称为词馀)。

又诗有近体,不得名古诗馀,楚骚不得名经馀也。故填词本按实得名,名实恰合,何必名诗馀哉”清汪森《词综序》也说:“古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分镶并骋,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馀,殆非通论矣。”

都是反对把词贬低称为诗馀。 另一种认为词是出于唐代的近体诗,是从律诗绝句中变化出来的;唐人是先用五、七言诗入乐,到了唐末五代,才改用长短句。

如宋翔凤《乐府馀论》解释词之所以“谓之诗馀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清平调》,即以被之乐府;太白《忆秦娥》、《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

旗亭画壁赌唱,皆七言断句。后至十国时,遂竞为长短句,自一字两字至七字,以抑扬高下其声,丽乐府之体一变。

则词实诗之馀,遂名目诗馀”。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符合词的产生过程和唐代歌诗的实际情况。

词的产生和创作本采是为了配合音乐,歌词必须适应乐曲,所以一开始就有长短句的采用,就是齐言和杂言两体同时并用。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知道隋唐之际已有合乐的长短句的词;它的产生可能犹在近体诗正式成立之前。

唐代歌词,固然很多是用五、七言诗,但也有很多早用了长短句韵。终唐之世,不断传唱五、七言诗,也不断传唱长短句调。

唐代诗与词的发达程度实有不同,这不是它们产生的时代各有先后。而且文人词虽然是后起,担民间词早已先 行。

说长短句用作歌词是后于五,七言诗,词是由律诗绝句变化而出,这是不合事实的。 所以把词称之为诗馀,不仅包含有贬低词的意思,而且对词体的产生、形成过程也作了曲解。

乐府 乐府本是西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乐机关,后来用来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汉魏六朝入乐的歌诗,包括采自民间的和文人创作的,都称为乐府。

唐宋词也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歌诗,从这意义上说,也可称它为一种乐府诗。宋人词集题为乐府的,有贺铸的《东山寓声乐府》、康与之的。

4.这句词出自哪里

赵令畤《清平乐》: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王世贞云:“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此恒语之有情者也。”

这首词是作者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词中写的是物态,蕴含的乃是人情。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旧”二字,也就是说去年今日,正是东风骀荡、杨柳婀娜的时节,他和爱妾曾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光。可是今日重来,东风依旧,人事全非,怎不让人心伤。第三句蝉联首二句。东风对杨柳的“著意”,主要体现在“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过片对仗工整,词意对比鲜明。“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映射,是回忆从前郊外与爱姬共同游赏之乐。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青门,汉时长安灞城门之别名,此处借指汴京城门。“雨魄云魂”,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之形容爱妾死亡之后,魂魄飘荡,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词笔至此,悼念爱妾的主题便趋于明朗化。结尾二句,悲哀的抒发,至于极点。

“断送一生憔悴”,意即逗引得词人一生憔悴。是春风多情地抚弄杨柳,是清明时候的恼人天气,是爱妾业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这许多撩人愁绪的往事,触目惊心的现实,逗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黄昏时刻,烟霭迷茫,景色惨淡,“能消几个黄昏”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明人沈际飞评曰:“‘能消几个黄昏’,恒语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紧。”(《草堂诗余正集》卷一)确实,著一“能”字,则加强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

这首词虽悼爱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伤之情,似不下于东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近人俞陛云所评,“抚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宋词选释》)。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5.表示情愁断肠的诗句有那些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暗里回眸深属意。 遗双翠。

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6.唐诗宋词中写“愁”的诗句有哪些

唐诗宋词中写“愁”的诗句有很多,主要的诗人词人有: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李煜、李清照等。

在这里列举一下主要的常见诗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

7.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哪些表现愁的

十访九不见,甚于菖蒲花。

可怜云中月,今夜堕我家。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唐·沈如筠《闺怨二首》)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唐·张若虚)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唐·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唐·王维)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唐·常建)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唐·李白)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唐·李白)此曲有意无人传,原随春风寄燕然(唐·李白)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唐·陈羽)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唐·张籍)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唐·白居易)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唐·元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唐·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李尚隐)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唐·李商隐)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五代后蜀·顾?)城上高楼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宋·张先)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宋·柳永)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晏殊)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珍)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汉·张衡)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无名氏)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汉·无名氏)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三国魏·徐斡)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晋·《子夜歌》)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唐·卢照邻)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唐·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唐·李峤)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宋·苏轼)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宋·秦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宋·秦观)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宋·毛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宋·辛弃疾)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元·郑德辉《倩女离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性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唐·宋之问)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唐·王勃)一枝何足贵。

怜是故园春。(唐·张九龄)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王勃《山中》)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唐·刘长卿)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

(唐·岑参)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唐·卢纶)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证人尽望乡。(唐·李益)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杜牧)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五代前蜀·韦庄)五更归梦二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宋·黄庭坚)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宋·范成大)木落黄昏皆绕树,送飞鸿北去伤怀久。

(宋·戴复古)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清·沈受宏)安得眼前可归竟归矣,风酥雨腻江南春。(清·龚自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8.哪些惊艳的诗词或句子一出手逼格就很高

原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情自古伤离别更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经应良晨景虚设便纵千钟风情更与何说(柳永《雨霖铃》) 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游》) 早知恁悔初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言谁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毁伊消憔悴(柳永《蝶恋花》) 香非蕊香非萼骨香彻(晁补《盐角》) 宽尽春金缕衣憔悴谁知(魏夫《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堪听中国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已三更马滑霜浓休直少行(周邦彦《少游》) 家且道伊模念奴(李鹿《品令》) 关山今夜月千外素光同(谢逸《江神》) 万云帆何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 唱金缕(叶梦《贺新郎》) 恨君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相随别离 恨君却江楼月暂满亏暂满亏待团圆几(吕本《采桑》) 风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独卧伫立伤神奈轻寒着摸(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怕猜衣睡倒怀携候归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怕离怀别苦少事欲说休(李清照《凤凰台忆吹箫》) 惟楼前流水应念 终凝眸 凝眸处今添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忆吹箫》) 莫道消魂帘卷西风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向帘底听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寒候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敌晚风中国(李清照《声声慢》) 第愁字(李清照《声声慢》) 欲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谁听(岳飞《重山》) 声声更更窗外芭蕉窗灯限情 梦难恨难平道愁喜听空阶滴明(万俟咏《相思》) 东风恶欢情薄怀愁绪几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凤》) 春旧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凤》)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凤》) 已黄昏独自愁更着风雨(陆游《卜算》)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零落泥碾作尘香故(陆游《卜算》) 梦魂能再遇堪嗟梦由做(陆游)《蝶恋花》) 怕银钢深秀户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怕花早何况落红数(辛弃疾《摸鱼》) 千金纵买相赋脉脉情谁诉(辛弃疾《摸鱼》) 闲愁苦休倚危栏斜阳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 旧恨春江流尽新恨云山千叠料明朝尊前重见镜花难折 应惊问:近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识愁滋味层楼层楼赋新词强说愁 今识尽愁滋味欲说休欲说休却道凉秋(辛弃疾《丑奴》) 断肠片片飞红都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春带愁春归何处却解带愁(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寻千百度蓦首却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亭怨慢》) 嫣摇冷香飞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争薄情知春初早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间别久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 翠尊易泣红萼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教片随波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落红带愁流处记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携路丝柳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幽阶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片春愁待酒浇江舟摇楼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飘飘雨潇潇 何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抛红樱桃绿芭蕉(蒋捷《剪梅》) 悲欢离合总情任阶前点滴明(蒋捷《虞美》) 写书寄相思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涯(吴激《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付西风夜凉(蔡松《鹧鸪》)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花谢明花谢白(赵秉文《青杏》)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物少雄豪(完颜寿《朝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幽恨埋黄土(元问《迈陂塘》) 恨世间情何物直教死相许(元问《摸鱼》) 早残红枝少飞絮情更相恼(段克《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百总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王恽《鹧鸪》) 行忍听啼乌怨笛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冷落江南夜事谁知(萨都剌《阑干》) 空惆怅相见由今断魂千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碧云红雨楼空春光已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情明月情归梦幽闺(刘基《眼媚》)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杨基《菩萨蛮》) 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 兰闺倦愁牵梦难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绿绮手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花难护(陈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龙《诉衷情》) 春酿愁雨念畴昔风流暗伤许(柳《金明池》) 总种。

相关
下一篇
唐诗3百首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