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茅屋的诗句《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茅屋年年破,春风岁岁来。 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 此序添诗卷,乾坤进酒杯。 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 《稠山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饶鲁 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闲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茅屋不称意,清冷照此心。 白鸥波万顷,黄鸟树千岑。 檐卜炎天雪,蒲萄千日阴。 旧来须此物,隘巷若为寻。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吴肖岩 茅屋三间小,春风长草芽。 故园经积雨,老树不多花。 黄发长垂钓,古书犹满车。 近来人事别,亦懒问桑麻。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薛嵎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恶施。 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 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 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疎篱。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阳枋 情契居连屋,炊斋溜合烟。 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 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石门茅屋》 年代: 明 作者: 叶子奇 藤萝抱石门自牢,茅屋谁怕秋风高。 落花芳草共幽独,清风白昼何萧骚。 山中无地着野马,世间万事如牛毛。 不见崇墉贮歌舞,春风容易长蓬蒿。 《新得溪上茅屋》 年代: 明 作者: 袁凯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幔。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2.形容“茅草屋破旧”的古诗有哪些形容“茅草屋破旧”的古诗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写“雨中茅草屋”的古诗有哪些1.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唐 杜甫 2.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北青萝》唐 李商隐 3.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宋 王安石 4.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宋 王安石 5.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点绛唇·海上归来》元 谢应芳 6.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古意》宋 陆游 7. 人生百忧坐一官,况与群飞接羽翰。两具吴牛给耕足,三间茅屋著身宽。焄蒿凄怆会不免,简俭寂默差可安。康庄坦坦不整驾,可怜平地生涛澜。——《书感》宋 陆游 8. 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古意琴三叠,清风竹万竿。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村居 其二》元 王冕 9. 茅屋不称意,清冷照此心。白鸥波万顷,黄鸟树千岑。檐卜炎天雪,蒲萄千日阴。旧来须此物,隘巷若为寻。——《茅屋》南宋 舒岳祥 10. 茅屋三间小,春风长草芽。故园经积雨,老树不多花。黄发长垂钓,古书犹满车。近来人事别,亦懒问桑麻。——《茅屋》宋 吴肖岩 11.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恶施。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疎篱。——《茅屋》宋 薛嵎 12. 茅屋年年破,春风岁岁来。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此序添诗卷,乾坤进酒杯。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茅屋》宋 陈与义 13. 情契居连屋,炊斋溜合烟,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茅屋》宋 阳枋 14.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 杜甫 1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 杜甫 4.描写茅屋的诗句有哪些《佳人》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北青萝》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 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点绛唇·海上归来》 年代: 元 作者: 谢应芳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 《古意》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 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 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 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 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 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书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人生百忧坐一官,况与群飞接羽翰。 两具吴牛给耕足,三间茅屋著身宽。 焄蒿凄怆会不免,简俭寂默差可安。 康庄坦坦不整驾,可怜平地生涛澜。 《村居 其二》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 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 古意琴三叠,清风竹万竿。 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 5.关于苦难的古诗词(越多越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易安<;声声慢>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孤儿生(出生),孤子遇生(遭遇不幸的生活处境),命独当苦。 《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 李 绅《悯 农》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白居易《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李白《丁都户歌》:反映纤夫之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杜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元·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写关于 亭台楼阁 的古诗文滕王阁[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望海楼[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登拟岘台[宋]陆游 层台飘渺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7.带秉字的古诗词1.《句》李煜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2.《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李白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3.《赠僧崖公》李白 说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 4.《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李白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以上几首均是长诗的节选,具体可百度) 8.描写乡村的古诗野花盈径,杂树遮扉。远岸山光映水,平畦种麦栽葵。蒹葭露冷轻鸥宿,杨柳风微倦鸟栖。青柏间松争翠碧,红莲映蓼比芳菲。村犬吠,晚鸦啼,牛羊饱食牧童归。炊烟结雾黄粱熟,正是山家入暮时。 来到一个村庄,但见: 一泓细水,弯弯曲曲向村流;几树垂杨,曳曳摇摇依院舞。茅屋数间,时闻犬吠鸡鸣;水田干顷,行见男耕女织。篱门半掩午阴长,村落人稀槐影静。荒烟锁远山,青天并倚峰千尺;乱花迷幽径,密竹忽听鸟一啼。 来到一所村庄。 朗朗数株榆柳,疏疏几树桑麻。低低小屋两三间,半瓦半茅矮矮土墙四五尺,不泥不粉。两扇柴门扃落日,一声村犬吠黄昏。 只见那庄子: 小径通幽,长松夹道。前临溪涧,泠泠流水绕疏篱;后倚层岗,叠叠野花铺满路。寂寂柴扉尽掩,悄悄鸡犬无声。月侵茅檐,屋角老牛眠正稳;霜封古渡,桥边渔叟梦俱清。远看灯影隔疏林,近听梵音盈客耳。 那个乡村不大,都务桑麻。但见: 田塍曲曲,河港湾湾。曲曲田塍,豆瓣麦芽多鹭迹;湾湾河港,竹篱茅屋半鱼罾。 老农鼓腹,初晴量雨絮叨叨;村媪蓬头,浴茧哺蚕忙切切。 一似辋川景,桑绕桐箍;不则桃花源,松交柏荫。 这乡风烟景,小李怎不踌躇;那古渡斜阳,大痴也应搁笔。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 |